河南上蔡成冒充军人电信诈骗犯罪重灾区,警方通缉113名嫌疑人
| ||
| ||
|
9月20日,太阳很好。孙连和(化名)撂下手中的活计,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他正忙着收秋,院子门口铺着金黄的玉米,趁着中午的阳光翻晒。
半个月前,他还蛰伏在郑州市郊的一个窝棚内,过着“逃亡”生活。
孙连和是上蔡县崇礼乡孙庄村人。因涉嫌冒充军人进行电信诈骗被警方通缉。今年中秋节前投案自首,现在被取保候审。
9月9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公安局发布通缉令,对包括孙连和在内的113名上蔡籍冒充军人电信诈骗犯罪的涉案人员进行通缉。
113名被通缉人员中,崇礼乡人员占98人,孙连和所在的孙庄村占25人。
一个百万人口的县,同时有上百人被通缉,舆论为之哗然。
资料显示,上蔡是冒充军人电信诈骗犯罪的始发地和重灾区。近年来,从身着军服冒充军人诈骗到现在冒充军人电信诈骗,骗子们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在公安部挂牌整治的大背景下,上蔡县政府部门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一边是在逃人员陆续归案,一边又新添在逃人员。如何修复“犯罪土壤”,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孙庄的历史
从崇礼乡,沿着水泥路向东北方向,走上2公里就到了孙庄村。一路上,除了乡村道路旁晒满的玉米,最惹眼的就是各种标语和通缉令。
孙庄村已经被“反军人诈骗”的标语贴得密不透风。进村的第一幅墙体标语就是“投案自首唯一出路”。电线杆上的展板标语100米一幅,“和谐社会人人受益、防范诈骗人人参与”、“打击冒充军人诈骗、全党动员全民参与”……
在距离孙连和家不到一百米的地方,贴着一幅有孙连和头像的通缉令。通缉令上显示“提供有价值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以上逃犯的,每名奖励现金3000元到5000元”
崇礼乡党委一名领导透露,崇礼乡刷的反诈骗标语超过5000条。
在铺天盖地的标语下面,人们看起来很平静。老人们坐在院墙下剥玉米,孩子在胡同里追赶嬉戏。
而邻村村民提到孙庄却“情感复杂”,崇礼村一位村民面对记者笑得诡异,“你猜猜,在我们这个穷地方,他们为啥这么富?”
资料显示,上蔡县连续多年上榜国家级贫困县,上蔡县崇礼乡位于上蔡、商水、项城三地交界处,人口六万人。孙庄村4000人。
崇礼乡党政办主任岳强告诉新京报记者,“这里距离县城近40公里,没什么工矿企业,基本靠农业为主。”
他认为,贫穷,加上位于三地交界,以前法治环境差,位于“三不管”的地方,导致了一些贫穷但脑子灵光的人“想了歪点子”。
岳强说,最初的“歪点子”是涂改票面。上世纪70年代初,购买商品需要凭票,孙庄人就涂改票面价值,高价卖出。因为距离县城较远,买票的人无法去供销社验证票的真伪,导致上当。
这些涂改票面的人,被当地人称为“诈骗鼻祖”。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搞活,很多乡镇企业的业务员在推销自家商品时,都面临着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但很快他们发现,因为部队和军人在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公信力,如果称自己所在的企业为部队自办企业(当时部队还未禁绝办企业)时,往往被奉为座上宾。虽说当时纯粹是为了推销商品,与诈骗无关,但很多人从中尝到了甜头,比其他地域率先掌握此类诈骗的先机。
这个时候,一种被当地人称为“买卖法”的诈骗方式出现了。通常是骗子冒充军人去沿街店铺低价推销某种商品,说这个是军用物资,如何受欢迎,很多老板出于贪心以及对军人的信任,便全部买下,其实这些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成本极低;假如商家不相信,骗子过几天就找人专门到这个商店去买这种商品,让商家觉得这种商品确实受青睐,一旦店家动心给钱订货,那么这个团伙便逃之夭夭。
记者注意到,在崇礼乡,大凡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买卖法”,一位在街边理发的七十岁老人说,“现在咋骗的不知道,但买卖法让不少当地人吃了亏。”
1.0和2.0版本
一位熟悉当地诈骗历史的乡干部告诉新京报记者,诈骗者之所以冒充军人诈骗,是因为部队和军人在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公信力。因此,此类诈骗最核心的要素是让受害者相信他们是军人。围绕这一要素,骗术又分为1.0和2.0版本。
1.0版本主要是接触式诈骗。此类诈骗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较为流行。一般是2-3人组成一个团伙,穿上假军装走街串巷,寻找目标。除了此前提到的“买卖法”诈骗,还有一种是借谈生意时,掉包受害者的银行存折。
西党村农民党向田在十年前被骗过一次。他的父亲当时在县城卖化肥,一天,两个穿军装的人来到党向田家店里,自称是附近一个县里武装部的,武装部要搞一个种子基地,需要找固定的化肥供应商合作。
党向田父子热情接待了两个“军人”,还在县里最好的饭店请他们吃饭。饭桌上,两个“军人”说要看看党向田的资金实力,要求党向田的父亲去银行办一张存折,在银行卡上存不低于三万块钱,以显示现金流充足。
第二天,两名“军人”和党向田的父亲一同去了一家银行,党向田父亲办了一张存折,为了显示自己的资金实力,存了五万块钱。当天,两名“军人”和党向田父亲签了合同。之后,两名“军人”再没露面。党向田父亲事后去取存折上的钱,发现钱不见了。
岳强说,“这是假冒军人诈骗最初的诈骗形式,当时电信不发达,骗子穿着军装骗取信任。在受害人办存折的同时,骗子拿着提前复制的受害人假身份证,也办了一张存折,在受害人不注意的时候,调换了存折,一般受害人不会留意存折的编号。”
党清华(化名)现在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十年前,他曾是一个冒充军人诈骗团伙中的一员,“官至少校”。
因为党清华当过兵,熟悉部队情况。就被团伙安排成领导出外行骗。
党清华说,在那种趁被害者不备,调换其存折诈骗的骗局中,他的任务是冒充军队领导和被骗者聊天,聊军队的事情,转移被害者注意力。其同伙拿着已经复制好的假身份证去办理同一家银行的存折。
“近几年电信越来越发达,骗子不用穿军装,在家里打电话冒充军人诈骗。成本越来越低了。”岳强说,骗子的骗术也升级到了2.0版本。
一位办案民警说,通过电信诈骗也被称为非接触式诈骗。这类诈骗形成于近几年,由2-3人组成一个团伙,扮演不同角色,通过电话冒充军人,一般是先给受害人打电话,说自己是消防队的,或者武警部队的,有工程要承包,或者需要定一批军用物资。受害人同意后,就让受害人帮忙向另一商户买另一种物资。受害人应承后,另一商户就称,需要先付一笔定金。这时候,骗子就委托受害人先帮忙支付一下定金。受害人急于做成生意,就帮骗子付了定金。而这另一个商户其实是骗子的同伙。
上述办案民警说,由于此类诈骗无需抛头露面,也不用走街串巷,骗子务农、诈骗两不误,甚至出现边在田间劳作、边接打电话诈骗的情景。
孙庄村的孙强法(化名)曾涉入冒充军人电信诈骗案件。孙强法说,他没有军装,他在团伙里的角色是取款,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个“级别”。
平舆县警方今年三月破获了一起冒充军人诈骗案件,四个嫌疑人均为上蔡县崇礼籍人,办案民警王亮说,我们去到他们家里搜查的时候,还发现了几套老式军装。
“军装压箱底了,现在都是现代化,不见人。”
“生意”
站在田埂上远远看去,孙庄村像个棋盘,方方正正地坐落在田野间。村民住房多为两层楼房,规划齐整,院落森严。村里年轻人衣着光鲜,看起来比崇礼乡镇的居民更像城里人。村里偶有车辆出入,多为二十万左右的轿车。
关于孙庄村,在上蔡本地有很多传说。
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新京报记者,“那里的人一人一辆轿车,每家每户都能拿出千把万。”
在孙庄村,人们把冒充军人诈骗称作“生意”。
“你看他没有正当生意,却买房买车。”孙庄村支书孙彦群认为,孙庄村一些人确实做”生意“发了。
没有人能说清孙庄诈骗犯罪是由谁而始。孙彦群说,“看到别人发财了,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就想干这个了。”他认为这是一个“思想基础”。
有过诈骗犯罪前科的孙强法说,最初的时候,一般两三个关系好的亲戚或者朋友结成一个团伙,外人很难参与进来。但时间久了,因为分钱不均,这个团伙闹崩了解散了,团伙中的两三个人分家,开始各自单干,成立一个新团伙,就需要拉新的合作伙伴,吸引新的人进来。他比喻,“这个就像细胞分裂”。
崇礼乡西党村一位七十多岁的村民说,上世纪七十年代,骗子们都在上蔡及附近地区行骗,“大伙上过当,才知道崇礼有群这样的人,崇礼名声也开始传开了。”
“冒充军人诈骗时,来自上蔡的骗子已经走出驻马店;发展到现在的冒充军人电信诈骗,这些人已经骗到全国各地。”平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李武松说,以他们破获的冒充军人诈骗案件来看,骗子们流窜作案,哪里管得松了,就去哪里骗。
在孙庄村,提起冒充军人诈骗的话题,人们表现的讳莫如深。
在进入孙庄村前,崇礼村村民孙国民(化名)提醒记者说,“你去也白去,谁也不愿意给你说话。”
新京报记者在孙庄村打听一名网上通缉人员的家庭住址,一村民说,“这不是孙庄村,孙庄村距离这里还有十几里呢。”
崇礼乡党政办主任岳强有着同样的经历,“刚去的时候,门都找不到,就算你问对面的邻居,都不会告诉你。”
“但在本村,其实都知道村里谁干啥的,都听说过,你想啊,没有正当职业,房子盖得又高又豪华,有的好车买了不止一辆,一猜就知道。”孙连和说,“私下里,村民自己也讨论,谁家的生意做得大。”
“但对外人,绝对不谈,村民各有各的顾虑。”孙连和说,“干这个事的,怕断了财路,绝对不会提这个话题,不干这个的,也不会提,怕得罪人。”
打击的难度
随着冒充军人诈骗愈演愈烈,上蔡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近年来,上蔡县乃至驻马店的公安机关开展了一次又一次专项行动。
“有成效,但打击的难度也大。”当地一位办案民警说。
这位民警坦言,确实也抓了不少嫌疑人,但抓到的更多的是小角色,团伙主犯非常狡猾。
目前被取保候审的孙强法在团伙中负责取款,“我的上线给我一张银行卡,我去取钱,取一万提成一千。”
对于老板,孙强法说,“我知道就在我们村,但是谁,做了什么事,怎么骗的,我都不知道。”
刚刚投案自首的孙连和也是团伙中负责取钱的角色。
孙连和被通缉后,过了一年多的逃亡生活,他说,“真正的老板,都躲在幕后,打打电话,很安全,最先暴露的都是我们这些打工的。”
“最安全的反而是那些主犯,他们在房间里打电话,很难抓到,一般取款人是最先抓到的。”孙连和说他现在想起来很憋屈,自己成了罪人,想骂把他拉下水的人,又不知道想骂的人是谁。
“甚至一些取款的,都无法当作同案犯处理,他们就说他们就是帮忙取下钱,不知道是骗来的钱。”一位民警说。
“诈骗案件涉及电信,银行各个部门,争取一些部门配合也很费力。”平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中队长刘峰说,在协调中“这就增加了办案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有些线索早一刻发现和晚一刻发现,有本质的区别。”
另一个,是犯罪成本低。
孙强法说,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他们也会算一个账。“比如作案十起,骗了50万,最后被抓到了,报案的受害人只有一起,另外九起没人报案,从最后的量刑来看,”这个生意是划算的。“蹲两年,挣个四五十万,干啥能比这划算。”
上蔡县官方在2012年的一份通报材料中提及了冒充军人诈骗犯罪打击难的问题。原因包括:“涉案地公安机关打击冒充军人诈骗犯罪,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犯罪分子受到打击处理后,稍有收敛,但风头过后,就如毒瘾发作,重走错路,继续作案,以便”捞回损失“,打击力度小,一些案发地公安机关抓住现行嫌疑人后,只要交钱、退赃就”一保了之“,案件不再往下运行;相比伤害等案件,此类案件对立面窄,加之嫌疑人多系流窜作案,异地办案成本高。案发地公安机关一般发了协查之后,如果没有成熟的破案条件,就不再深究等。
孙庄村支书孙彦群说,他认识一个受害人,在南方一个省被骗了五万,去派出所报案,派出所说,“你给我们五万块钱的办案经费。”
一位办案民警坦言,“犯罪成本低,很多人出来后会再犯。”
今年三月,平舆县公安局破获一起冒充军人诈骗案件,四名嫌疑人原籍均为崇礼乡人,其中有两人有诈骗前科。
还有就是受害人的不配合。平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中队长刘峰说,查明案件后,他们联系受害人补笔录,有些受害人是拒绝的。他们在联系受害人的时候,有些受害人接到电话就骂:“骗子,又冒充警察来骗!”受害人挂掉电话,再怎么联系也不接电话了。
“没有受害人检察院就无法提起公诉,这就便宜了骗子。”刘峰说。
重压之下
最近一个月来,崇礼乡党委书记张国跃每天都到孙庄村,组织逃犯家属开会,给村干部开会。
张国跃说,乡里制定了硬标准,“9月10日开始,假如哪个村新上网一例人员,村支书就地免职。”
通缉令发布后到现在,崇礼乡抓获以及劝投的犯罪嫌疑人有25名。张国跃对这个成绩很满意。
“县里逼乡里,快逼死了。”崇礼乡一名干部说,“乡里和村里承受了不能承受的压力,在背负一个历史责任。”
2015年12月,上蔡县公安局被河南省公安厅挂牌整治。今年3月24日,河南省综治办又对崇礼乡挂牌整治。8月20日,公安部领导到上蔡县视察指导打击整治工作,要求对崇礼乡等重点乡镇进行挂牌整治,并提出,明年初第三次全国打击诈骗犯罪推进会召开前,如果上蔡县整治冒充军人诈骗犯罪工作达不到两个90%的目标(即上网逃犯抓捕90%、新发案件下降90%),将对上蔡县实行挂牌整治。
崇礼乡党政办主任岳强说,“面对崇礼乡冒充军人电信诈骗严重的情况,乡党委和乡政府没有执法权,只能靠宣传营造一种气氛,让老百姓觉得诈骗是不对的,对犯罪分子人人喊打。”他透露,乡里一年的经费不到200万元,但花在反诈骗宣传上的经费超过50万元。
“我们也知道,全乡拉这些横幅,刷这些标语,贴这些通缉令其实很难看,会让人们觉得这是诈骗之乡,但我们自揭伤疤,为了赶快甩掉这个帽子。”岳强说。
孙庄村支书孙彦群不放弃每一次接近逃犯家属的机会,他自言火候要把握好,“去多了,别人烦,去少了,怕没效果。”
据2012年上蔡县官方一份通报材料显示,2011年,上蔡县公安局掀起了一次“清网行动”,上蔡籍诈骗类网上逃犯由原来的113名下降到27名,冒充军人诈骗网上逃犯由原来的55名下降到9名。
而五年后的通缉令,网上逃犯依然是113名。
“形势比以前更严峻了,村里正在服刑和服刑过的人员超过五十人。”孙彦群说,以前县里也打击,打击一结束,他们又开始露头了,“据我所知,村里有些没被网上通缉的,最近两个月都停手了,但这次风头一过呢?”
在孙庄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村。
岳强说,“为了治理孙庄村的局面,崇礼乡把今年唯一的扶贫推进村的指标给了孙庄村。”
孙庄村现在花四十万修了村里的水塘,建了村文化中心、篮球场,重新修了村委会,乡里还给村里配了洒水车。
在旁人眼中,对这个“比周边都有钱”的村进行扶贫帮扶,不能排除有安抚的意味。
□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实习生 曹慧茹 河南上蔡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