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专题

徐学明:“车轮战”打动海外机构投资者

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境外大牌机构投资者进来,是对中国经济投的信任票

2016年09月2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邮储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徐学明。

  昨日,邮储银行香港挂牌上市。新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邮储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徐学明,其在此次邮储银行IPO以及2015年邮储银行引入战略投资项目中担任团队执行负责人。

  据徐学明介绍,邮储银行此次国际配售规模达24.7亿美元,为两年来在港上市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的,其中境外配售13.6亿美元,为六年来上市企业获得海外订单最高。

  徐学明表示,今年IPO项目正式启动后,先后进行了六轮不同规模的非交易路演。管理层马不停蹄,对于部分重要机构,更是采取“车轮战”,从董事长到行长、副行长,最多的先后见了五次。“我觉得境外的大牌机构投资者进来,是对中国经济投的信任票。”

  谈香港上市

  对4.76港元定价很满意

  新京报:邮储银行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

  徐学明:事实上,其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都选择了在港上市。因为香港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国际化程度高。H股上市将能为我行引入高质量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可以进一步优化银行治理机制,促进邮储银行转型发展。

  新京报:邮储银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以每股4.76港元定价,靠近招股价区间低端。对这个定价,你们满意吗?

  徐学明:4.76港元的价格,看似靠近定价区间的低端,实际上,与H股上市银行相比,算得上“高端”了。因为现在无论是A股,还是H股,银行股的估值都不太高。特别是H股,大部分银行的市净率(PB)都在一倍以下,中资银行股PB平均在0.8倍左右。我行定价在1.02倍,已较平均水平高出25%以上了。

  另外,按过去的经验,一般新股发行与二级市场同类别公司股价相比,都有10%左右的折价。

  在交易路演前,我们确定的价格区间在4.68-5.18港元。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投资者给出4.76港元这样一个价格,这充分说明投资者对我行的价值是认可的。对此,我们是非常满意的。

  谈投资者结构

  境外机构对中国经济投信任票

  新京报:这次发行,“绿鞋”后规模有望达到85亿美元,请问投资者结构是怎样的?

  徐学明:我们的基石投资者丰富多样,涵盖“海陆空”(海:中船重工、上港集团,陆:国家电网,空:海航),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诚通集团,还有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管。

  从配售规模看,国际配售规模大,境外机构占比高。国际配售规模达24.7亿美元,是两年来在港上市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的。境外机构获配13.6亿美元,占比达55.1%,这也是六年来上市企业获得海外订单最高的。

  此外,香港公开发售受到追捧。这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3.7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IPO了。实际冻资82.5亿港元,认购倍数达2.6倍,这是近年来金融股发行表现最好的。

  新京报:这次国际配售,机构投资者众多,如何说服这些国际投资者?

  徐学明:今年2月18日IPO项目正式启动后,管理层先后进行了六轮不同规模的非交易路演。年初第一轮见投资者时,有海外机构投资者提出疑问:“现在中国的银行股估值都打六折了,你们怎么还出来做路演?”但是听完管理层讲的“邮储故事”后,他们开始松动了。

  几轮路演,李国华董事长、吕家进行长、陈跃军监事长,副行长张学文、姚红等马不停蹄。吕家进行长在纽约最多一天见了9个机构,姚红副行长的纪录是一天8场。对于部分重要机构,采取“车轮战”,从董事长到行长、副行长,最多的先后见了五次。

  我们跟投资者讲中国转型发展的故事,讲邮储银行差异化的投资故事,讲中国银行业的不良水平是真实的,没有像境外一些报告讲得那么离谱。我觉得境外的大牌机构投资者进来,是对中国经济投的信任票。

  在交易路演两周期间,北京总部几乎唱了“空城计”,家里仅剩的行领导,副行长曲家文、邵智宝、刘敏把所有行领导的工作都包了,非常辛苦。

  谈运营模式

  “自营+代理”是特色也是优势

  新京报:邮储银行的运营模式比较特殊,银行自身有8200多个自己的网点,另外31700多个是邮局代办的,这两类网点有什么区别?

  徐学明:“自营+代理”的运营管理模式是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邮储银行的特殊政策安排,它既是特色,也是优势。这一模式确保了邮储银行有一张覆盖城乡的统一完整的庞大网络以及强大的吸储能力。

  自营网点办理全功能商业银行业务,代理网点根据银行授权办理存取款、结算、代收付及其他一些低风险中间业务。两者的运营成本和风险都是各自承担。代理网点吸收存款由邮储银行统一运用,银行向邮政企业支付代理费。代理费标准按市场化原则确定,其决策权在董事会关联交易委员会,委员会主席是独立董事马蔚华先生。

  另外,在代理网点管理上,与自营网点实行“六统一”,包括品牌、流程、规章、产品、服务标准、IT等。下一步,邮储银行将助力代理网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新京报:那么,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管理上如何统筹?

  徐学明:总的来说,邮储银行与大股东邮政集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投资关系”,邮政集团是邮储银行第一大股东;“代理关系”,邮政企业接受银行委托办理部分银行业务;“协同关系”,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开展广泛的业务合作,特别是银行可以借助中国邮政庞大的网络以及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优势,拓展银行业务,提升自身竞争力。

  谈发展

  加快网点转型,拥抱互联网金融

  新京报: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邮储银行有何投资优势?

  徐学明:首先,邮储银行有良好的成长性。过去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8.4%,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我们专注于服务社区居民,小微企业和“三农”这三个客户群体,很好地契合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

  第二,邮储银行有一张非常干净的资产负债表。今年6月底,不良率为0.78%,不到同业平均的二分之一。而且我们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仅为1.5%左右,是同业平均的三分之一。另外,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保持在280%以上。

  第三,邮储银行拥有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分销网络和5.13亿人的庞大客户群体。得客户者得天下,5亿零售客户是我们下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

  新京报:邮储银行依托邮政的4万个营业网点,形成了庞大的分销网络。但在互联网时代,邮储银行网点较多是优势还是劣势?

  徐学明:互联网金融不会完全替代实体网点,但是它的确在快速分流线下业务。

  着眼于此,我们正加快推进网点转型,总的目标是对网点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一方面,着力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的全功能网点,另一方面,促进网点向特色化、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另外,邮储银行71%的网点分布在县域地区,在这些地区,客户对网点的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邮储银行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比如,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现在电子银行替代率已达75%;着力打造互联网金融三大平台:大数据平台、云平台和农村电商平台。今年前三个月,全行通过云端处理的日均交易量达2600万笔,占全部日均总交易量的38%,走在了银行业的前列。

  用吕家进行长的话讲,我们要打造一个线下网点最多、线上功能丰富的O2O的立体化金融服务网络体系。

  互联网金融不会完全替代实体网点,但是它的确在快速分流线下业务。

  用吕家进行长的话讲,我们要打造一个线下网点最多、线上功能丰富的O2O的立体化金融服务网络体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