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特别报道

“延庆好邻居”9年送医雷打不动

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刘刚(中)和刘铁、夏吉君夫妇。延庆区沈家营镇宣传部供图
刘刚接做完化疗的夏吉君回家。
如何推荐
青年公民榜样?
邮箱:
xjbgandong@126.com
热线:010-67106710
微博:发微博@新京报
微信:关注公众号北京知道(微信号:xjb-jingshier),点击“榜样推荐”,回复信息或留言至后台;或关注新京报公众号(bjnews_xjb)留言至后台。

  第4期

  姓名:刘刚 年龄:46岁

  社区:延庆区沈家营镇临河村

  事迹:无偿接送老邻居夏吉君去医院治病,如今已是第九年。因妻子患有精神病,他对残疾人总是格外耐心。

  榜样说:父亲打仗时成了残疾,得到很多人帮助,他也教育我要忠诚。这些年帮助别人,我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儿女。

  刘刚是延庆区沈家营镇临河村的村民,他因常年接送邻居夏吉君去医院而为人所知。这是他接送生涯的第9年。

  夏吉君是刘刚发小刘铁的妻子,她饱受尿毒症摧残,如今靠透析续命。

  刘刚说,刘铁一家太苦了,谁见了都想搭把手。

  不止于此。多年来,因为家有患精神病的妻子,刘刚总是会对残疾人更加耐心。

  “雷打不动”

  46岁的刘刚,有点发福,一口的延庆话。因为接送夏吉君的事,他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如今是这村的名人。他说,他不太看重这些。

  每周二、四、六一早,刘刚的车会准时等在夏吉君家的门口。

  5点起床,7点送女儿和夏吉君去延庆城区,一个去第三小学,一个去区医院。四五个小时后去接做完透析的夏吉君回家。这是刘刚的日程表。

  起初,刘刚给人当司机,因为跟老板关系好,每次接送夏吉君都不在话下。“都是同村的,知道对方难,他也不会说我。”

  接着接着,就成了习惯。寒来暑往,如今已是第9个年头。

  年初,考虑到女儿要上小学,刘刚辞了厂里的活计,买了辆车拉活。工作变了,但接送时间表没有丝毫改变。

  虽然也就10公里左右的路,但有一次也走了一个多小时,2012年11月3日,一个周六,夏吉君去医院的日子,北京下了场大雪,延庆也是。大雪封路,车被埋在雪里,动弹不得。为了不耽误夏吉君看病,刘刚喊来三四个人铲雪,铲了好一阵才出村。

  还有好几次,夏吉君要去医院急救,打电话给刘刚。他那时正在大街上拉活,一接到电话,撂下客人就往村里赶,“没办法,只能跟客人说对不起。”

  夏吉君评价,“我那老兄弟没得说,这么多年,雷打不动。”

  “他太苦了”

  刘铁是刘刚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长刘刚四岁。他5岁时没了母亲,跟着半身不遂的父亲过了五六年,最终成了孤儿。

  从失去母亲的那年起,他就常受到刘刚家人的照顾。刘刚的母亲为他炖汤,补衣服,做被子,把他当亲儿子看待。

  刘刚记得,那时他还不大会走路,总被母亲抱在怀里。母亲抱着他时,刘铁在后面跟着。“娘哄我,也领着他。”

  过了几年,刘铁长成个大小伙子。赶上青春期,他也不想总在这个小村子里憋着,决定自己去闯。那段时间,他学过好,也学过坏,一度以被盘问的姿态跟警察打过交道。最终,他还是回到了村里,准备接受安分的生活。刘刚不愿提起这段往事,因为“他(刘铁)太苦了。”

  1999年,刘铁娶了四川妹子夏吉君,第二年得了个女儿。女儿生下来时只有二斤多,终因营养不良而早夭,只活了十多天。再后来,两人又有了一个儿子。

  好景不长。

  2001年,刘铁被诊断出中耳炎,虽经手术,右耳还是失聪。

  2006年,夏吉君被查出得了尿毒症。

  自此,这家人的日子更是难过。

  刘铁说,从那时起,家里就只能靠着亲朋好友和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此后的几年,夏吉君多次被送去医院急救,押金就交了好几万。没钱,只能跟朋友借。

  不光是填不满的窟窿,还有病患和治疗的痛苦,胸闷气短,头疼、恶心、脱发。

  “最开始是大腿,然后是胳膊,现在直接把长管子接到身上。”27日,刚做完化疗的夏吉君说。

  在夏吉君病情最危险的时刻,刘刚在村里带头给她捐款。“看到刘刚出人又出力,乡亲们也都争着给她家捐款。”村支书宋兰根说。

  “对残疾人多留个心眼儿”

  村里的人彼此都知根知底,一家有点什么事,全村基本都知道。宋兰根说,刘刚家没什么钱,多年来也就他还能挣点儿钱。“像他这样自己生活得十分困难,还乐于帮助他人,真让人感动。”

  刘刚的妻子在2010年被诊断出精神病,他自己患有糖尿病,他们还有一个孩子患先天性心脏病。

  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刘刚反觉得不是个事儿,“正是因为自己家里有病人,才能更加体会到病人有多么痛苦,病人的家庭多么需要他人帮助。人人都伸出一双手,再大的难关也能闯过去。”

  刘刚说,父亲曾经是军人,在战争中成了残疾,退伍后全靠乡里乡亲帮助。父亲常教育他忠诚,而母亲也是一辈子乐善好施。这些都被他深深记在心里。

  妻子得病后,他对路上的残疾人总会多留个心眼儿。

  今年春节的一个白天,他正放慢车速在街上溜达着,忽然跑过来一个拦车的人。车停下来,刘刚问,是不是要搭车,对方答,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看了看他的衣着打扮,和正常人一样,不像喝了酒,也不像流浪汉。”他判断,这应该是个有智力残疾的人。想到这里,他也顾不上搜罗乘客了,赶紧招呼那人上车。简单询问后,把他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如今,村里但凡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找刘刚帮忙接送客人。一来二去,彼此都习惯了。有时他半夜也会接到电话,穿上衣服就赶过去。宋兰根说,刘刚这人有点“来者不拒”。

  评价起自己所做的事,刘刚只来了句:“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女儿。”

  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大家问】

  问:你做的好事,对女儿有什么影响呢?

  答:我女儿也能理解我帮助刘铁他们家,总的来说都是支持的态度。刘铁报名参加4050工程,但他身体不太好,我女儿有时候也会帮他。他们都挺理解的。

  问:你有没有自己最感动的邻居呢?很多年后你如果再想这些事,你最愿意向别人讲自己的哪一点呢?

  答:我父亲因为战争成了残疾人,他残疾后亲朋好友都挺照顾我们家的,所以说他们都挺感动我的。这也是我做这些事的原因。这些事都是小事,没什么好讲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