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马丁·瓦尔泽 写作即信仰

2016年10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创意来自瓦尔泽肖像,摄影:Philipp Matsas Opale
新京报制图/孙嘉璐

  在德国战后文学史上,除了海因里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外,最负盛名的恐怕就是马丁·瓦尔泽了。这位现年89岁高龄的文学老人,在德国是国宝级作家,被称为“文学君主”。曾有一位德国作家调侃说:“没有文学君主的德国和没有冲突的中东一样难以想象。马丁·瓦尔泽是我们当今的文学君主。有一阵他不在位,在位的是君特·格拉斯,格拉斯登基之前瓦尔泽在位,瓦尔泽登基之前又是格拉斯在位。”

  马丁·瓦尔泽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的瓦瑟堡,父母经营祖传下来的餐馆兼旅店,父亲在他十一岁时病逝。他很早就帮忙经营餐馆,做过账,也运过煤。1944年他应征入伍,1946年上大学。他在大学期间开始写作,1953年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活动。1957年,瓦尔泽发表处女作《菲城婚事》,从此成为职业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惊马奔逃》(1978年)、《迸涌的流泉》(1998年)和《批评家之死》(2002年)等。其作品因对反英雄形象内心矛盾的塑造而著称。他曾获得国内外多项文学大奖,包括著名的德国书业和平奖(1998年)、毕希纳奖(1981年)等。

  德国书业协会在向他颁发书业和平奖时称:“瓦尔泽以他的作品描写和阐释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现实生活,他的小说和随笔向德国人展现了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展现了德国,让德国人更了解祖国,让世界更了解德国。”

  瓦尔泽的小说主要反映德国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大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作者揭示他们寻找个人幸福以及在事业上的奋斗,侧重于描写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感情纠葛。他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自我内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

  和亦敌亦友的同代人君特·格拉斯迥然不同,瓦尔泽的写作在涉及历史问题时,几乎不用政治性或群体性的公共语言,他认为写作是个人化的表达。在德国,曾有人批评他“把良心私有化”,他不予申辩。在瓦尔泽眼中,如果写出了《铁皮鼓》的格拉斯是一个热衷于教育大众的人,那么他就只是一个表达信仰的人。

  然而,即使写作对于瓦尔泽来说是私人化的,他的一生仍然经历了诸多风浪。“瓦尔泽是制造政治雷阵雨的作家,”德语翻译家黄燎宇这样评价他。瓦尔泽不仅在2002年出版的《批评家之死》因涉及“犹太/种族主义”敏感禁忌话题在德国媒体及文化界掀起轩然大波,更多的人记住他,则因为他在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时在保罗教堂的一场演讲。

  在那场演讲中,他不仅承认自己至少有20次遇到集中营画面时“扭头不看”——此举违背了“正视”历史的道德律令——他甚至明确反对在柏林市中心修建犹太大屠杀纪念碑的计划,因为这无异于“把耻辱化为巨型艺术”。讲话结束后,包括联邦总统在内的现场听众起立鼓掌,但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主席指责瓦尔泽是“精神纵火犯”。瓦尔泽对奥斯威辛被“工具化”表示不满,他认为个人对历史应该自发性反思,“奥斯维辛”这个字眼,不应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道德大棒”,否则人们无法自由思考。但他百口莫辩。

  时间过去近20年,瓦尔泽已不再和当年那样怒发冲冠,在德国文坛经历了长期戏剧化的斗争后,他越来越相信,要为自己写作。

  2008年,受歌德学院(中国)之邀,瓦尔泽首度访华,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就文学创作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2009年,他因其小说《一个恋爱中的男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再次造访中国。今年九月,瓦尔泽携带新著《童贞女之子》和《一个寻死的男人》第三次来到中国。

  瓦尔泽变得更温柔了,他在2002年以后的写作重心,移向了人性中更柔软的部分,关于爱情和背叛,关于衰老和死亡,关于信仰。这些看似远离公共性的命题,柔软外壳下包裹的却是某种稳健的内核——“除我自己之外,我不想让任何人信服什么。如果我能信服我自己,那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新京报记者 柏琳

  详见B02-B04版·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