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特别报道

巴中红军碑林 13万将士留名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10月9日,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一块块石碑上刻有13万多名红军将士的名字和资料。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摄

  穿行过起伏环绕的山路,翻过丛林叠翠的巴山峻岭,在四川巴中市南郊南龛山顶境内,坐落着一片红军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一块块石碑上刻有13万多名红军将士的资料。

  碑林的创建者,是一头花白头发、年近八旬的老人张崇鱼。在巴中,人们喜欢称呼他为张老。

  1993年,56岁的张崇鱼开始筹划建设红四方面军碑林。白手起家,前往全国20多个省区市,累计行程70多万公里,搜集到13万余名红军将士的资料。

  这23年的时间,张崇鱼得到了老红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也经历很多挫折,甚至他人的冷眼和不屑。“可能是红军长征精神感染着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坚持着将碑林建设下去。”

  “白手起家”

  23年寻找13万红军资料

  10月初,天气微凉,下着小雨,巴中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里,近两米高的黑色石碑成半圆形环绕。碑上,13万余红四方面军战士的姓名资料,密密麻麻紧挨着;碑前,零星摆放着几枝黄菊。

  张崇鱼撑着伞走进碑林,抬手擦拭被雨水打湿看不清晰的战士名字,再转过身来,给身后祭奠的年轻人,介绍红军在巴中的事迹。

  13万余红军资料的背后,是张崇鱼23年的探访与寻找。

  1992年,张崇鱼还在巴中市一个区人大工作。在红军入川60周年之际,他开始筹划着,要用什么方式把这段历史记录传承下来,去缅怀这些逝去的红军战士。

  这并非突发奇想。早在60年前,还在巴中中学读高中时,张崇鱼第一次被红军故事打动。

  课堂上,一位老红军给师生讲述亲身经历的长征历史,他掀开上衣,10多道狰狞的伤疤触目惊心,长征过四川途中,若不是老营长拉上一把,他就险些陷入泥潭中丢了性命。

  “老红军一边说着一边哭,我们也就跟着一起哭。”张崇鱼回忆着,1985年,一位被打断了7根肋骨的老红军再次触动到他,为红军立碑纪念的念想便开始扎根。

  1993年,申请为入川红四方面军立碑的建议很快得到省政府批复,“那会儿镇里穷,下达政策,却无资金和人力支持。”张崇鱼说道。

  在没有专人、没有专款、没有专门办公室的条件下,张崇鱼白手起家,自费800多元,领碑林办的兼职和临聘工作人员,开始搜集红军史料的第一步。

  最初的资料,来源于党史工作室一本史书,记载了部分关于红四方面军的基本信息,战士名字,来自什么地方等,根据这些资料,张崇鱼向全国各地发出3000多封信件。

  很短时间里,寄出的部分信件得到回复,甚至又主动寄来信件,有时一个城市就可以收到几十上百甚至上千的信件,到如今,馆内至少30多万信件。

  在将士碑林,每一封信件都被小心保存,“光是信封,留下来的就是30多公斤重。”张崇鱼说,这些信件,成为了红军资料的重要来源。

  “大海捞针”

  累计超70万公里的行程

  回顾寻找过程,张崇鱼用了四个字形容,“大海捞针”。

  1993年开始,从成都到陕西,到青海,到哈尔滨,到新疆,除去信件来往,更多红军资料,是张崇鱼和同伴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全国20多个省区市,凡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他基本都去过一次,先后170多次,累计行程超过70万公里,拜访了1000多个单位和5000多个红军将士及亲属。

  没有高铁、飞机的年代,张崇鱼坐在绿皮火车的座位上,就是一天甚至几天时间。

  “光是北京,先后就去了45次。”张崇鱼举例。为精打细算生活费用,住在房费5元或者15元的地下室,以烤红薯为三餐主食,将每天费用控制在几十元内。

  为什么一个地方会重复多次前往?张崇鱼解释,很多时候,记录的信息并不准确或者现实变化,常常是无功而返。

  他还记得第一次出发的失望,根据记录,西安有20多名红军,赶往当地探访寻找了一整天时间,一人也未找到。无奈又多次往返,各方打听,才陆续找到。

  然而困难并不尽于此。

  在沈阳,昆明,太原等地,张崇鱼和同伴不断被拒绝。

  有人觉得他们是推销,更有人把他们当成骗子,“带着介绍信和资料,结果还被当成骗子带进派出所,所有东西都被没收。”

  无数次碰壁后,张崇鱼找到教训。在出发前,会在介绍信上盖上5个单位的公章,并附上电话号码。

  “这下才初见成效。”在成都到达当日,一个老红军提供了12个红军名录。到夜里,老红军睡不着,翻来覆去回想,又起床写出另外20多个红军名录,后又陆续增加,仅仅一人,就提供了60多个红军名录。

  整个寻访过程中,张崇鱼也得到了很多老红军及其后人的支持。

  1993年5月18日,找到的第一位老红军,作为当年的老政委,资助了张崇鱼500元现金。随后到达福州,见到老红军夫妻两人,妻子是来自四川长征的老红军,资助了1000元。

  “第一次出去20多天,就筹集了2000多元。”张崇鱼说,之后每次寻访,都能筹集到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元,成为碑林建设和寻访最初的资金支持。

  从碑林筹划到开始投入建设,花费近3000万元,“政府投资在30万左右,其余均为红军及其后人,或其他政府和社会人士支持的。”

  走在碑林,道路两边的树上,挂着红军后人或者社会组织的名字。“都是老红军或者后人资助的记录。”

  事业未竟

  “碑林就是他的孩子”

  与碑林相呼应,1995年,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破土动工。搜集了1.2万余件纪念物品;2000余册3亿字以上红军史料。

  馆内大部分纪念物品,都是张崇鱼在全国各地走访过程中,老红军本人或其后代,无偿捐献。珍贵的纪念物品不在少数。

  巴中的一名老红军,将1945年在延安参加中共七大会议发放的一个党代表证捐给纪念馆,被专家评为一级文物。

  “一个老红军说,这些东西放在家里是传家之宝,但却难以保存,但放在纪念馆里供人参观,才能让更多人记住和了解那段历史,将红军精神传承下去。”多年以来,张崇鱼将这段话铭记在心。

  寻访同时,他也在各地用手抄方式,搜集红军史料。在四川省委老干部局,用三天时间记录下1000多名红军将士资料。在湖南省民政厅,用5天时间抄写了2.83多万名烈士的名录。

  现如今,张崇鱼已经80岁高龄,从馆长位置退下后,成为碑林的终身名誉馆长。

  每到清明,成千上万的红军后人,从全国各地前来碑林扫墓祭奠,他还是会赶往碑林,为他们介绍红军长征历史。

  家中,他还留着一本本发黄的电话簿,记着2000多个红军亲属的联系方式。字迹清晰,张崇鱼和他们保持着联系,时常交流谈心,整理资料,记录红军后人心声,他还想着用退休时间,整理尚未进入记录的红军史料。

  顾及张崇鱼年事已高,馆内工作人员总不忍打扰,除了红军后人,遇到重要会议,他仍坚持参加。“在老馆长眼里,这个碑林就是他的孩子,需要他用一辈子去呵护。”

  历史档案之 红军入川

  长征2.5万里一大半在四川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中央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等地,1935年进入四川。

  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行程二万五千里,其中一万五千里在四川,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近70个县,是经过的11个省份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留下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越大草地等辉煌诗篇。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四川巴中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