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公司认为,按照目前的编程思路,发生相撞事故时,无人驾驶车应优先保护车内人员安全
|
无人驾驶汽车在今天似乎已经触手可及,但一系列伦理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当车祸无法避免时应如何取舍,是优先保护马路上的儿童、还是宁愿撞人也要保护车内人员呢?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近期给出一个清晰回答:宁撞儿童,也要力保车内人员安全。不过这一编程思路引发争议,就连不少自动驾驶技术的拥趸也表示不安。
优先保护谁?
眼下,谷歌、特斯拉、奔驰等多家企业正花费巨资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而伴随这项技术的伦理选择一直受到热议。
英国《每日邮报》14日援引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高管麦卡锡的话报道,按照无人驾驶汽车的编程思路,如果在行驶途中面临一个道德困境,要么撞到马路上的一名儿童,要么急打方向盘以避免撞到儿童、但可能撞到其他车道的汽车以致本车人员伤亡,那么无人驾驶汽车会“果断”选择优先保护车内人员、宁愿撞到儿童。
麦卡锡说,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立即作出踩刹车、打方向盘以避免撞人的反应,“我们的系统也是如此,但还会考虑更多因素,例如其他车道是否有汽车行驶?如果本车采取避让举动,有可能会撞上其他车道的汽车,结果导致本车偏离方向、反而冲向路人”。
按照麦卡锡的说法,无人驾驶汽车能在危急关头瞬间判断出“最佳选择”,从而将损伤降至最低。
上周,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驾驶辅助系统和主动安全性部门经理克里斯托弗·冯胡戈在法国巴黎车展上谈及类似理念,也引发争议。
“如果你有把握保护至少一个人,那么至少保护好那个人。(也就是说,)保护车里的那个人,”冯胡戈说,“你也可以牺牲本车(以避免撞上路人)。你可以这样做,但你就算最初选择保护路人,也并无把握在复杂情形下他们最终能够安然无恙。因此,你应该保护那些有把握保护的人。”
外界质疑多
麦卡锡表示,眼下无人驾驶汽车仍在研发阶段,还有充分的时间加以测试和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说的是5至10年”。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大约90%的车祸归咎于人为失误,而麦卡锡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有助于大幅降低车祸数量。冯胡戈强调,该公司研发团队“99%的努力都在于避免卷入车祸情形”。
即便在车祸无法避免的情形下,自动驾驶技术也能作出最佳判断。“在最坏的情形下,无人驾驶汽车也能够降低相撞速度。它的头号关注是避免相撞,”麦卡锡说。
麦卡锡介绍,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眼下正在测试半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司内部被称为“二代技术”,同时也在研发四代、五代的全自动驾驶技术。
就二代技术而言,“汽车拥有360度视角,综合利用雷达和摄像头以获取周边环境图像”。此外,司机仍可随时掌控汽车,否决无人驾驶系统作出的判断。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无人驾驶汽车不应为拯救一名路人而牺牲车内人员。但当问卷中被拯救的路人数量增多,愿意牺牲车内人员以拯救路人的受访者比例随之升高。
当被拯救的路人数量增至10人,受访者普遍赞同应优先拯救路人;但与此同时,这些受访者表示自己更加不愿意购买无人驾驶汽车。 据新华社电
■ 延展
无人驾驶车普及面临多个难题
无论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都备受推崇。甚至有分析认为,无人驾驶车将成为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后第三个具有强大商业价值的电子消费产品。
然而除了伦理困境,无人驾驶车还面临着诸多难题,比如安全性能及立法问题。无人车要想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仍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安全性能存疑
安全性是无人驾驶车最为人称道的优势之一。
在无人驾驶车厂商们看来,在各种精密仪器、人工智能地处理运作下,无人驾驶显然要比人类驾驶员更靠谱。不会出现人类驾驶员常犯的诸如走神、酒驾、疲惫等问题。
今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在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力挺无人驾驶。他在文章中表示,有太多的人死于车祸,而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可以拯救数万人的生命。
但随着几起致死车祸的发生,无人驾驶车的安全性被画上了一个问号。
今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特斯拉与一辆卡车相撞,驾驶员由于伤势严重丧生。这是全球首起无人驾驶车致死事故。
今年9月,一名23岁的中国特斯拉车主遭遇车祸身亡。据央视报道,这名车主驾车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公路行驶时撞上一辆道路清扫车后身亡。
现场交警调查后发现,车祸发生前,特斯拉并没有进行任何躲避和减速,保持车速撞上前方正在施工作业的道路清扫车尾部。
而据谷歌报告称,谷歌曾在一年多时间中共有49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加州道路上进行了测试,在累计完成42.4万英里的行驶里程的同时,发生了341次事故。
立法困境
在无人驾驶车技术发展迅速的同时,相关立法问题却迟迟未跟上。
直到今年年初,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上,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法规的制定被提上了讨论日程。
日本和德国率先联合提出方案,要求制定自动驾驶的国际安全基准,联合国负责车辆管理的机构也已经开始起草一套新的国际安全法规,该方案最快将在2017年3月通过,成员国将遵照国际法规完善各自国家的相关法规。
这类法规到底有多大的法律效力?还得画上一个问号。
今年9月,美国交通部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联合推出的《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这是美国第一步由联邦政府牵头制定的无人驾驶车规范指南。
但它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只是一部指南,并非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法规。
而目前发生的几起无人驾驶车车祸,已经将事故后责任认定提出了要求。
在9月的中国车主驾驶特斯拉车祸身亡案例中,其家属已经向法院起诉特斯拉索赔1万元,并要求特斯拉承认其销售人员夸大了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能力,并就虚假宣传公开道歉。 (宗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