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娱新闻·行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娱新闻·行业
下一篇

北京卫视大型纪录片举行研讨会,专家肯定纪实与剧情相融合,新素材讲活老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 多种方式复原长征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红军不怕远征难》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

  昨日,北京卫视举行大型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研讨会。一年前的10月17日,北京卫视《档案》团队《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在长征出发地江西举行了启动仪式,节目通过查阅档案、对话亲历者,寻找可以还原历史的真实资料,记录长征故事。在研讨会上,专家们也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

  540分钟影像讲述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用跨越14个省市自治区的深入调研,延续一年时间的实地拍摄,拍摄出1500个小时的视频素材,最终用了540分钟的影像。在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总编辑李明圣看来,这部片子是一部可信可看的党史纪录片。它一个显著看点,在实景的再现中演绎真实的长征。而纪录片的公信力就取决于它的真实度。第二个特点是在档案的挖掘中整理完整的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从江西于都出发,他们途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翻越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松潘大草地,祭扫了一百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两百多位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黄克诚大将之女黄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情绪颇为激动,“那个时候长征队伍拉得很长,没有路标,也不需要路标,跟着尸体就是前进的方向。这对我来说也是个谜,那个时候他们看不到具体的方向,支撑他们的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采用多种技术还原真实

  由于长征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54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80年前的历史时空,在长征的历史遗址上复原长征。

  该片还采用了CG技术还原真实场景。先在真实场景中由演员完成真实表演,再通过CG技术增加一些现实无法呈现的虚拟场景和特效。摄制组的杀青戏是在夹金山上完成的,石凉、谭江海和数百名群众演员在山上复现拍摄了中央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经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认为,电视创作需要与历史同流、与时代共进,开拓者才是电视创作者们应该承担的角色。而纪实和剧情很难融合到一起,这在世界电视制作上都是一个难题,“这个片子融合得特别好,展现了历史怎么用视觉呈现。”

  【多角度讲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多角度讲述长征故事。这里有亲历者的角度,纪录片着重讲述了将近100位长征亲历者的故事;这里有敌对者的角度。比如通过蒋介石的多封电报和书信,读出了他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几次的心理变化;这里也有旁观者的角度。比如抢渡于都河时,江西老表刘次垣把自家老宅的门板系数拆除,给红军搭浮桥。

  北京市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刘岳则认为,该片突破了以往纪录片形态和表达方式,在素材挖掘、呈现手法上都进行了全新尝试。用“心”诠释长征精神,新素材讲活老故事。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