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北京太阳宫百盛及相关所有物业转手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入华22年的百盛,是马来西亚最大百货公司,享有“外资百货第一店”的美誉,曾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如今,亏损、关店、收缩业务,其没落令人唏嘘。至于其未来的转型,也或面临诸多考验。
变卖物业
日前,百盛集团发布公告称,已正式出售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北京华德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德盛”),该公司拥有北京太阳宫百盛及相关所有物业。该笔交易涉及对价16.7亿元。
针对百盛变卖物业一事,记者致电百盛中国上海总部,但电话未能接通。随后记者致电华德盛,相关人员表示,百盛是上市公司,一切以公告为准。
早在9月13日,百盛集团就发布了拟出售太阳宫百盛的公告。“出售太阳宫店的原因就是亏损厉害,看不到未来。”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表示,相比其他门店,2010年12月开业的太阳宫百盛是新店,成本高,加上周边还有凯德、爱琴海等商业,短兵相接,百盛没有优势,自开业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太阳宫百盛未经审核账面净值为10.32亿元。
王永平同时指出:“太阳宫店是个特例,是百盛买下来的楼,可出售。而别的门店都是租的,持续亏损后就只好选择关店。”
持续亏损
百盛早在1994年便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北京复兴门开设首家百货店,此后创造了不少辉煌的业绩。不过,近年来,其业绩每况愈下。财报显示,2013年-2015年,百盛集团的应占利润分别下滑了约58.4%、33.5%和179.2%,2015年更是亏损超过1.8亿元。今年上半年,百盛营收84.95亿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亏损1.2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2325.8万元,增长超4倍。
在这种情况下,关店止损似乎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012年-2015年,百盛在上海、贵阳、石家庄等城市关闭了10家门店。今年6月至今,百盛又关闭了西安、重庆和3家门店。目前,北京市场仅剩2家门店:复兴门百盛和常营百盛。
全国工商联商业不动产专委会主任朱凌波认为,面对购物中心的竞争以及电商的冲击,百盛在管理模式、人才团队等方面并没有应时而变,没能跟上国内商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关店、出售是必然的。
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进一步表示,百盛等外资百货没有沿用他们在国外采用的独有商品模式,而是采用了“联营方式”,虽然降低了风险和成本,但也使他们失去了优势,在近几年人力、租金成本上涨之后,显示出颓势。
如何突围?
事实上,百盛也在谋求转型。其2015年年报显示,为更好地深化战略转型,规避市场风险及对未来有所准备,公司将继续加强零售业态和网络优化、产品和服务种类的增加,以及加强跨平台客户互动。
百盛在此前的公告中称,出售太阳宫店将为公司创造价值,百盛集团可不再向持续亏损的业务投入资源,从而将资源运用到百盛集团的其他业务中。此外,出售物业所得款项也将改善百盛集团的财务状况,为集团提供资源投资时装品牌和餐饮品牌的新业务。
“未来,百盛的业务会进一步收缩,只关不开。”王永平如是说。
朱凌波认为,百盛在二线城市还有一定市场,而在百货占主导、购物中心是新型业态的三线城市,还有发展机会,关键是要“接地气”。郭增利还建议,百盛要有适当比例的独有商品或自营采购,这样才能体现唯一性,才能吸引消费者。
新京报记者/张晓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