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欧美,歧视有时候表现为“优待”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许英剑

  隔岸观我

  我在欧洲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讨论时,发现欧美学者很少对我的观点进行尖锐的驳斥——这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完全正确,而是因为欧美的同行们“生怕”自己因批驳中国学者的观点而被视为傲慢、有偏见、西方中心主义。

  近几年来,关于华人在欧美遭遇各种形式的歧视的新闻始终不绝于耳。例如,近日美国五大电视网之一的福克斯(FOX)制作的“唐人街特辑”及其引发的争议,就表明尽管种族主义已在观念层面受到系统的清算,但歧视作为一种思维习惯始终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算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新闻媒体,也不能免俗。

  关于华人在这些热点新闻事件中究竟受到了什么形式的歧视,以及这种歧视达到何种程度,恐怕只有彼时彼地的当事人才能真正说清。但作为一个曾在欧洲两个国家和美国长期生活过的“体验者”,我也不妨跟大家说说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感受。

  首先一点就是,公开的种族歧视现象主要存在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社会群体之中,而这种歧视的习惯则大多源于当事人缺乏对外部世界的正确理解。比如,我们时常能听到小孩子的口中偶尔蹦出几个歧视性的词语,那或许源于对其父母的模仿;而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信息闭塞和文化保守,种族主义也有着较为丰沃的土壤,比如美国中西部的某些区域。但在主流社会较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场合,种族主义的言行毫无疑问被视为一种错误乃至罪恶,有这样言行的人不但会被视为无知,而且甚至会面临法律指控——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均专门针对仇恨犯罪(hate crime)立法。仇恨言论(hate speech)虽有可能因言论自由原则的保护而不受法律制裁,但主流舆论和道德的力量无疑也会将这类言论打下地狱。

  所以说,主要问题恐怕不在于语言或行为上的歧视,而在于心理和习惯上的歧视。这种歧视难以察觉,润物细无声,在很多时候甚至会体现为一种优待、一种恭维。举一个很奇特的例子:我在欧洲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讨论时,发现欧美学者很少对我的观点进行尖锐的驳斥——这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完全正确,而是因为欧美的同行们“生怕”自己因批驳中国学者的观点而被视为傲慢、有偏见、西方中心主义;但在我的位置上看,这其实也是一种歧视,因为这种“优待”并不自然,而是一种刻意为之的姿态,它仍然体现着西方人心中的“东方”与自己的差异。

  公开的种族歧视自然在欧美普遍地存在着,但人们对于这种歧视的认知很清晰,态度也很鲜明。福克斯电视台愚蠢的“唐人街”特辑推出后,舆论界骂声如潮,没有人会为这样的言行辩护。但文化批评的目的,则更主要地在于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潜在的不平等结构。正是这些隐而未现的东西,长期而持续地作用于人的头脑,使歧视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

  当然,在远观欧美社会对华人以及其他族裔的歧视现象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常自我反思:难道歧视真的只存在于两种肤色的人群之中吗?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时,又是否能够做到完全的坦荡与善意呢?

  □常江(文化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