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特别报道

哈达铺“活字典”的红军梦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10月18日,周尚仁坐在屋子里的沙发上,周围是他自己写的书法。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摄

  在甘肃南部,一个名叫哈达铺的小镇里,有一条有名的街道,街道长约1500米,街上有近400家店铺,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当地人都叫它——红军街。

  1935年,红一方面军约7000多人翻越雪山草地,从甘南进入哈达铺得到休养和补给,并做出“挺进陕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战略主张。作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哈达铺由此得名。

  93岁的老人周尚仁,是如今在哈达铺见证红军、目睹红军、和红军一起生活过的唯一健在者,堪称镇子里的“活字典”。

  穿过有些褪去褚红色的长征街,成片相连的仿古民居,一个石板铺就的小巷内,不到两米高的旧时大门,就是周尚仁的家,80年过去,他和家人仍然住着当年的房子。

  老人头发花白,蓄着半长胡须,回忆起红军长征途经小镇的往事,却是神采奕奕,娓娓道来。

  红军过境

  “真正的仁义之师”

  1935年9月,红军来到哈达铺时,周尚仁只有12岁大。

  回忆往事,周尚仁逻辑很清晰。“红军来的第一天,是农历八月时候,村子里庄稼还没收完;村里有钱的、地主人家都跑了,没跑的都躲进屋子里,把房门拴牢。胆子大一点的站在门口,很好奇,就想远远看看红军究竟是‘阿木样子’。”

  老人印象里,红军穿着百中泛黄的破旧衣服,单薄破烂,打着补丁,“甚至整个衣服半边开着”。有的只穿着草鞋,有的扛着枪,有的不扛枪,但身上都斜挎一个串串布袋,每人腰里挂一个水壶。

  可能是刚经历过腊子口战役的胜利,战士们脸上都带着笑意,各自小声说着话。第一天夜里,没有惊扰百姓,都集中待在镇子周边的戏台、庙宇和空地上,或是睡在道路两边的路牙子上。

  周尚仁家里,经营着地道的凉粉生意。“我那时性子活泼,喜欢跟着爷爷到处卖凉粉,见到的红军也就比较多,有男战士,也有女红军。”

  那时的天气还很热,他笑着说道,战士见到凉粉都很喜欢。一袋凉粉是五个铜板,爷爷想要免费送给战士们,却被拒绝。“战士们年轻,经历过很多雪山草地的艰辛,却是很倔,只说不要钱就都不吃。”

  初到哈达铺,很多红军因水土不服,都出现腹泻的症状。镇子里只有一位名叫畅通的中医大夫,经常为红军战士们看病治疗。

  “有次,畅大夫被叫到一个屋子里,给一个大胡子红军看病。”两三天后,这位红军的病情逐渐好转,作为感激,把随身携带多年的一把铜勺赠予作为纪念。很久之后,他们才知道红军竟是周恩来先生。

  如今,这把珍贵的铜勺仍放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里,“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他们是真正的仁义之师!”周尚仁说。

  院子里的地窖

  “曾藏过的红军姨姨”

  周尚仁的家,还是红军过境后,住过80多年的老房子。院子里,他指着平整的泥土地,这里之前是一个地窖,“曾经藏过一个红军姨姨。”

  1935年9月,红军来到哈达铺时,周尚仁回忆,家中东边的屋子里,曾住过四位生病的女红军。作为文工团的女兵,常常带着12岁的周尚仁游戏,教他唱歌跳舞,关系融洽。

  大部队启程前往陕北时,其中一位名叫何秀珍的女红军仍在病中,只能留在周尚仁家中休养。“每天都拉肚子,疼得厉害,爷爷找畅大夫给她治病,奶奶给她熬药照顾。”

  一个多月后,女红军的身体恢复,想要回归部队。周尚仁说,当时周围邻居都来劝她,部队走远了跟不上了。“她还是很坚持,大伙就给她凑了路费,奶奶把生面炒熟,用布袋子装满,再装上油饼、蒸馍作为干粮。十来个人,一起送到哈达铺东边学校门前的老路上,送她离开。”

  走了近2个月时间,女红军遇到群众,被告知到延安路途遥远,主要的路口已被封锁。她只能原路返回,依旧住在周尚仁家中。

  “女红军来自四川,不过20岁左右,人很勤快,在我们家每天就帮着干活。”周尚仁说,到来年的农历四月,镇里一位老奶奶给她做了媒,介绍和镇里另一位老家男子认识,并搬出周尚仁家中,两人结婚生子。

  如今,镇里这位何秀珍女红军已经去世,后人还住在当初老人住过的屋子里。

  “当时还有一段时间很惊险。”周尚仁回忆,红军走后,曾有国民党队伍进镇寻找给红军支援的主要人员。

  为了掩护何秀珍,到了夜里,周尚仁奶奶把她安置在院子里8尺深的地窖里,接近于一个房子的空间,周围用砖巩固,顶端用木材,布袋子盖住,上面再铺上土,附近的邻居也都保守秘密。

  女红军在地窖里躲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奶奶每天给送饭,我也给送过两三次。”周尚仁回忆,随着检查的放松,何秀珍才渐渐离开地窖,恢复正常生活。

  事实上,周尚仁说,镇里的百姓对每个红军都很照顾和爱戴,红军队伍离开哈达铺时,当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站在街道两侧,打着灯笼,擎着火把,目送红军,整个长街黑夜如昼。

  80年追忆

  未曾间断的“红军梦”

  环顾周尚仁不大的两间屋子,四面都挂着老人自己书写的毛笔字迹,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毛泽东的诗词,以及和长征有关的词句。

  “我一直喜欢书法,尤其在毛主席诗词出来之后,再次激起我书法的热情。”说到这里,周尚仁的语气里带着开心和自豪,“我亲眼见到了毛主席,亲耳听过毛主席的讲话。”

  红军在哈达铺休整的第三天,周尚仁说,自己听大人们说,红军要在镇上的戏台上开大会,首长要给大伙讲话。人们早早就过去了,把院子挤得满满的,小孩也没人注意,就从人缝隙里挤进去趴到戏台边上看热闹。

  “我从戏台的侧面看过去,这位首长个子很高,穿着一套打了补丁的灰军装,头发很长。讲话时声音特别大,老远就能听到。”周尚仁自己很确定,那位就是毛主席,虽然年纪小,已经记不得当时说了些什么,但是毛主席站到台上的时候,下面的战士们和老百姓一直在鼓掌欢呼。

  应该是受到红军精神的影响,作为教师工作多年,老人心中,却一直藏着加入红军,成为共产党的愿望。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空地上听红军宣传。”周尚仁说,自己挤过围观的人群,直到宣传红军的面前,红军摸了摸他的头,那段对话在自己心中埋下最初的梦想。

  红军问他,“想当红军吗?”周尚仁点点头,“想”。

  对方看了看他,笑着说道,“你还小,现在好好上学,再过几年,红军还要来这里,你再报名参加。”

  解放初期,周尚仁曾由同学介绍,加入军中的指导队,但是不到半个月时间,被调入岷县县政府,后又调入学校成为一名教师,直至退休回家,终究没能实现心中的红军梦。

  说到这里,周尚仁回想起当初家中女红军教会的红军歌,轻声哼唱起来,“腊子口一举敌人亡,导师指向陕北去……”

  历史档案 之 甘肃哈达铺

  长征加油站 红军获补给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1935年9月,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甘肃哈达铺。此时红军长征正处于艰难时刻,出发时8.6万人,到达甘肃时只剩下7000多人。而当时富庶的哈达铺镇成为红军最好的“加油站”。

  哈达铺是川甘交界商贸重镇,当时仅各种商号就有800多家。遇到如此繁华的城镇,红军将士终于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当时红军发出了“大家要食得好”的号召,并给每个战士分发一块大洋以购买食物。当地群众说:“按照当时物价,一头猪只需要两块大洋。”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有一项详细的统计,当时哈达铺人民支援中央红军的物资,包括了2万斤食盐、20万斤粮食、5000斤食用油、1000匹骡马、15万斤柴草、5万斤豆类、7000双布鞋。另外,还有550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甘肃哈达铺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