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为增量尊严和爱所做的努力从未消失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016秋季书选部分作者。

  被赞誉温柔而深厚的犹太人阿摩司·奥兹老了,经历了漫长的家国历史书写,他回到了人生的起点处。他选择“特拉伊兰”这个古老的以色列犹太村庄,在《乡村生活图景》这本书里写下忧愁但不绝望的人生故事。

  但奥兹的关切没有变。在浩瀚的书籍中,指向的是动人心魄的历史变动,或宏大的社会结构也好,还是面向个体的生存困境也好,美好的、残酷的、平和的,那些卓越的作品始终是在不可遏制的渴望或使命中探索人、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寻求走出困境的方向。千百年来,人的处境在作者们的笔下,不断被发现、被直面,即使从未彻底告别困惑,但也从未放弃改善生存状况而增加爱、美、正义、平等和好奇心的厚度。

  暮秋到了,时候不早不晚。我们由此出发,前往今年春天以来的图书世界,寻找和梳理出那些符合或靠近如此标杆,而可能值得被记忆的努力。

  进步源于永不停息的反思

  倘若说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喧嚣的,这种喧嚣却在欧洲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民族国家诞生以来,变得更加复杂了。这既可以说,漫长的人类社会历来存在生存的问题,但在平等和自由变成常识前是被蒙蔽的,不认为它们是问题,同样也可以说,我们的时代确实走向了更错综复杂的方向。

  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就见证了这样的喧嚣和复杂:不顾现成法律约束而以“爱国”的正义名义打砸日产车、冲向麦当劳阻挠或谩骂食客。但维罗里不认为这是爱国或爱国主义,他追溯欧洲的发展历程,指出爱国主义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基于自由、平等、权利和义务等基础上的政治认同,同个人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相容的。但民族主义却带有独特性、同一性和排他性。

  即使是国家认同这样的议题,也可以在狭隘和偏激中被混淆。我们的偏见冲动容易诞生的事实可见一斑,在欧洲,在中国,在美国。但值得高兴的是,这并未消解那些为反思、认识自己及所在国度做出的努力。

  阿列克谢耶维奇、埃利斯和纳菲西,抽茧剥丝地认识他们所处的国家和时代,呈现他们面向国家记忆、战争、生存和权利的反思。而在中国,却也有钱理群先生等人走在这条路上,于是唤醒忧愁的《望春风》,追求真实逻辑的《历史的本色》《“边缘人”纪事》《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惠此中国》《我们的中国》《什么是科学》,以及孔飞力和高柳信夫等海外学者做的晚清民国历史和华人移民研究,都为认识中国自身提供了他们的思想。唯有认清自己是谁,何以是现在的面貌,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处,才可能克服喧嚣。

  将关注领域延伸或可看到,要认清自身和所处的国度,那些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化成果同样在带领我们寻找自身的身份,不管是《李太白全集校注》或《杜甫集校注》,还是《从历史中醒来》或《失落的天书》,大致如此。这些在现代人眼里耀眼的文明遗产,记录下了那些时代的生存状况和努力,因伟大而影响至今。

  但剩下的问题是,是否能认清自身和所处的时代,如果有了意愿,尚可通过改变视野或眼界获得改变。但仍有一些困境,个人力量却显得微不足道,这大概就是仅凭奋斗,也摇晃不了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烙下的不平等的理由所在。幸运的是,在二十世纪,还有过伟大的经济思想家米塞斯和波兰尼在经济领域做出反思,阿特金森继承先贤的意志对不平等做出了具体政策的实证研究,而观察中国的《大国大城》跟阿特金森一样,在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反思了那些同最普遍的规律相背离的政策制定。伊斯特利更是抛出了“穷人的权利”被轻视的不平等现实。他们提供的经济学反思,和作为社会思想家的纳斯鲍姆不谋而合,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总和经济增长了,但如果在收入、教育、医疗或机遇方面不平等,人的尊严生活仍触不可及,而这或许是经济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在面临人类基本议题上罕见的一个共识。

  保卫美的事物和好奇心

  但最宏大最漫长的反思,也是深入到繁琐和细微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即便是要克服偏激“爱国”冲动上的认识或逻辑不足,具体到个人,也时刻在要求平和、公允和理性的思维。而是否能够或是否愿意具备这样的思维,却又跟个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状况和生命姿态紧密相关。爱的能力不足,更容易蒙蔽视野,偏激的冲动由此产生。

  思想家为争议到底是“个人的行动”重要,还是“社会的结构”重要,耗费了不低的精力,但他们最终依然不得不达成妥协:两者都不可或缺,继而承认不过是在具体的时代下,其中一方可能显得更重要。那些卓越的作品,为制度、历史和结构提供了有价值的方向,但要变成常识被接受以及影响到政策改变,却还有段路要走。

  怎样的日常生活经验,才可能诞生平和、公允和理性的思维?很难寻求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唯一的答案,但最细微的条件却可归至爱的意愿和能力。暮秋天凉气爽,回归平常和琐碎的日常,我们来走近一切关切爱的事物吧,跟着作者们从美和好奇心出发。

  听顽皮的老头黄永玉以略带“撒娇”口吻为《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做的开场:人真不是个东西,可我也是个人呀。这位“画坛鬼才”觉得,从小到大都保有天真与良善,而到老了,才能予人快乐和智慧。黄永玉先生是懂得爱和美的人,即便到老也未丢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瑞典人林西莉把汉字变成可爱的图说,《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和《生活三部曲》,还有一本难得的《童话山海经》同样在用真诚与淳朴召唤爱的能力。

  奇妙或许真的就这样容易获得。《S.》讲述了大学文学系女生珍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偶然找到了一本叫《忒修斯之船》的书,发现书中另一位陌生读者用铅笔写下的笔记。她在书的空白处写了很多蓝色字迹的留言。当她再次来到图书馆,看到了那位陌生人的黑色字迹的留言,得知他是一位叫埃里克的研究生。两人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交流。

  如果走入万千世界,在阅读中探索那些陌生的、奇怪的,感受那些已被理所当然接受却在作者们的缜密思维中被打破,所带来的兴奋和知识愉悦。在这样一个新知世界,我们既评选《崀山草木情》和《纳博科夫的蝴蝶》的奇妙想象,也带你体味《假如海洋空荡荡》《消失的微生物》和《发明污染》提出的人类文明反思,而将想象和反思结合的范例,同样在青年作家郝景芳的《孤独深处》中得到了呈现。

  或许可以说,那些美与反思的完美相遇,看似是作者们卓越的想象力,但表露出的是对人、世界和命运所做出的持续关切。百年来,人类都在这样的方向上行走,既反思宏大的制度和结构,同时也始终保卫美的事物和纯粹的好奇心,而即便出现过资本或权力带来的偏离,但为增量人的尊严和爱所做出的努力,却从未消失。秋末了,我们盘点今年前三季度最契合如此文明潮流的图书,起点便源于此。

  撰文/新京报记者 罗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