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突破专业壁垒的知识,更接近真实的世界(2)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上接B10版)

  《什么是科学》

  作者:吴国盛

  版本: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

  在中国媒体和公众的话语系统中,经常有“××是科学的”、“××不科学”这样的表述,好像“科学”和“好的”、“正确的”是同义词。但这种用法其实存在着相当大的误解,它遮蔽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科学”到底指什么?它的意义有无边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有着颇为复杂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态背景。

  吴国盛教授的《什么是科学》就是要解答这一问题。作为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科学哲学著作,吴国盛在书中用科学史而非深奥哲学的方法来加以阐释,他回到西方的历史语境中,追溯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的历史由来,同时又希望为重新评估中国古代的科学开辟新思路。在他看来,中国人最大的误解是没有意识到科学的独特性,而将其理解为一种全人类普遍具有的技术能力或智力。这种错误的科学观妨碍了我们反思我们自己的文化,因为以现代数理实验科学的框架去整理,往往得到的只是历史的碎片。尽管涉及大量科学史的内容,《什么是科学》却绝非知识的堆砌,而是有着深切的价值关怀。

  【作者说】

  五四运动引入了两位先生,一个叫德先生,一个叫赛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democracy;赛先生就是科学,science。从那时开始,科学被认为是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一个重要法宝。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应对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科学和民主就被认为是洋人的“长技”。在这个语境之下,“科学”其实更多指的是现代西方的技术,是导致“坚船利炮”的东西。在现代汉语中,“科学”经常被读成“科技”,原因就在这里:中国人其实更关心的是“技术”,对“科学”并不熟悉,也不太关心。

  因此我们今天讲科学,首先需要来一个正本清源,也就是追溯在西方语境下“科学”的意思。

  吴国盛2007年在首都科学讲堂的科普讲座内容,摘自周立军主编《名家讲科普》第1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版)。

  《假如海洋空荡荡: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

  作者:[英]卡鲁姆·罗伯茨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翻开《假如海洋空荡荡》,会被它海上探险小说一般的文字猛然“抓住”,忍不住要往下读。但这部由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鲁姆·罗伯茨写就的著作,却实际上是相当沉重甚至残酷的。正如其副标题“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所言明的,本书讲述的是人类渔业的历史及其对海洋造成的影响,是海洋生命的不断灭绝。

  作者通过深入的文献收集和诠释,将一千年以来早已被人们忘记了的渔业记述史料一一找出,再娓娓道来。读者会沉迷于书中早年海洋生物的丰盛与壮丽,惊异于人类与海洋生物的初次相遇,再因探险家、海盗、殖民者们对海洋资源的疯狂掠夺和残酷杀戮而触目惊心。卡鲁姆·罗伯茨说:“每一代人亲眼见到自己那一代的环境,都会以为这就是自然或正常的现象,变动的环境基线会造成社会集体的失忆,逐渐恶化的环境,以及野生动物逐渐减少的现象,几乎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样一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呈现渔业的历史,使今日的人们获得纵向的关照和反思,并在无休止的杀戮中罢手。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

  作者:[美]马丁·布莱泽

  版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年7月

  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耐药细菌的蔓延是威胁全人类的重大公共安全卫生议题,世界各国专业卫生机构或早或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广度、深度及严峻性。这一问题究竟怎样影响人类的健康?普通民众在深感关切的同时往往对其知之甚少。

  作为人类微生物群系研究的先驱之一,美国科学家马丁·布莱泽在这本《消失的微生物》求索的是种种“现代疾病”背后的共通的原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作者将其归因于“消失的微生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

  这是一本“忧心忡忡”的科普书,虽然书中的一些具体论点有猜想的特性,尚未成为定论,但仍值得阅读和借鉴。

  《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

  作者:[美] 彼得·索尔谢姆

  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年1月

  又到了雾霾频发的秋冬季节,“污染”一词早已进入当代人的日常语汇和基本认知,但其“发明”应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这本书所完成的,就是这样一次追溯。

  人们对“污染”的理解,是因工业革命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英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中,煤炭不仅为工厂、船只和铁路机车的引擎提供动力,还用来取暖和烹饪。随着煤炭消费量直线上升,英国城镇迎来前所未有的浓密烟雾。在此之前,没人意识到煤烟问题,人们认为,“污染”意味着动植物尸体腐烂释放出无色有毒气体,而煤烟中的碳和硫是有消毒作用的。到了19世纪晚期,人们才对“污染”有了全新的认识:污染不再是来自有机体腐败,而是来自煤炭燃烧。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催生了烟雾减排的治污运动,同时开启了人类、科技与环境之关系的新思路。这是一部详实的环境史著作,而在当下的中国,回顾“伦敦雾”时代的前因与后果,又当然有现实上的借鉴意义。

  《崀山草木情》

  作者:罗仲春

  版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年7月

  崀读作“浪”,崀山则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县。诗人艾青曾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但这个让一般人都不敢读出的生僻地名,无疑指向的是不太为人所知的“小地方”。《崀山草木情》作为一部写当地植物的作品,对不在此地的读者来说,有何值得推荐?

  作者罗仲春已经81岁高龄,他在当地林业部门工作半个多世纪,有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采集标本约7万份,基本摸清了新宁的“植物家底”。在《崀山草木情》中,他以此为基础,细数家乡的珍奇草木,结合自己多年经历讲述有关这些植物的小故事,文字清新而生动,可读性强。这样一本书看似平凡,但的确有非凡之处。博物学这两年重又成为热点,但想要博物传统真正得到恢复与发扬,需要本土化、本地化的观察、探究和相关著作,而《崀山草木情》或许就是当下最需要鼓励的一类融合了博物学、科学人文、民族植物学、生态学的“地方性”(本土性)作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