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守护教育特刊·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2:守护教育特刊·人物

陈纳 生于教育世家 回归教育事业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段氏后人不从政,皆从事医疗、教育”,从小,陈纳的姥姥和妈妈就常跟她说起段祺瑞的这一遗训。陈纳的姥姥段君宜是段祺瑞的曾孙女,对这个家族而言,从事教育,也是前缘所定。

  早在1982年,段君宜就在北京创办了宜文文化补习学校,之后的1993年君谊中学开始招生。20多年间,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稚嫩到成熟……而当年那个从小生活在校园里,看到姥姥姥爷每天在学校处理各种问题、与师生沟通,对学校熟悉得如同家一般小女孩的陈纳也已经从美国留学归来,追随内心的力量,从投行回归教育事业,延续着这个教育世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

  守护者名片

  陈纳 君谊星星教育集团君谊美国高中校长。2000年被选为中国九名大使中的一员,被联合国秘书长授予“世界青少年和平大使”称号,任期8年。2001年至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就读于北京四中。2005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就读经济数学专业。2005年,任君谊星星教育咨询公司董事,参与运营并管理公司赴美、加等留学项目。2009-2012年就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2012年5月,正式进入君谊星星教育集团董事会,任集团下属高中国际部负责人。

  “我骨子里就有对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新京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想从事教育行业?

  陈纳:真正想从事教育行业是在投行工作一年之后。那时感觉投行的环境比较冷酷,某些地方缺乏人性的东西,开始意识到内心有一种力量,希望回归到家族几代人一直在做的教育事业。

  新京报:第一次当老师是什么感觉?

  陈纳:第一次当老师的感觉很自然,因为从小家里的姥姥姥爷都是教师,而且我小时候也一直在班里担任班干部,经常辅导同学作业或者上台解析题目。所以,完成到老师的转变整个过程还是非常熟悉和自然的。

  新京报:作为教育家族的第三代,家族前辈的从教经历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纳:家族前辈的从教经历对我的影响,基本上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所以,我感觉,我从骨子里、血液中就有对教育的兴趣、热情和激情。

  新京报:作为85后的教育管理者,你会有哪些与前辈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和想法?如果两者产生冲突,你会怎么处理?

  陈纳:在教育理念和方法方面,当然会和前辈有很多的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和矛盾也不仅仅表现在教育领域,毕竟不同年代的人,生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成长的家庭都不一样,价值观、理念和处事方法也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会回到事件本身,看当时的环境下怎样处理更为合理。

  希望教会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

  新京报:你怎么看中国家长对国际学校日益增长的需求?

  陈纳:这其实很简单,它完全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随着中国家长收入的不断增加,还有鉴于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国情,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向国外输出,甚至向很多一流的大学输出。

  新京报:你既有美国留学的经历,也有国内从事教育的实践。你怎么看如今中西教育的差异?

  陈纳:西方比较重视学生的思辨性。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在中国,老师讲完课问大家还有问题吗,学生通常会说没有。中国式的思维是既然没有问题那就是最好的答案,证明老师都讲清楚了。但是在美国,教授永远都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前辈或其他研究者的方法有哪些不足,尝试提出更多的问题来改善这些方法。

  新京报:你希望君谊学校能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教育体验,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陈纳:我自身的教育经历对我个人成长的影响非常巨大。我的高中母校是北京四中,学校的校训“先做人,后做学问”。在三年的高中教育中一直贯穿始终,我个人也非常受益于这一教育理念。所以,后来我们干脆直接把这条校训也沿用到了君谊中学。我们也希望教会学生先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然后再去追求知识和学问,用这些学问和知识服务于生活,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在幸福快乐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培养的学生可以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总而言之,君谊学校希望把每位学生培养成诚实、正直、幸福、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从细微之处促学生发展、教育变革

  新京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你最关注哪些方面?为什么?

  陈纳:如果一定要选最关注的方面的话,我会选择教师的感受和教师队伍的成长。原因很简单,我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关键在于一群好老师。如果没有这样一群优秀、团结、积极向上、内心充满阳光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其他日常管理就没有办法进行。

  新京报:从事教育这几年,与之前未涉足时相比,你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哪些变化?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些变化?

  陈纳:这个问题我很喜欢,也很有意思。在我没有真正踏入教育这个行业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多的是,想要办好学校,得抓好学生成绩和教师队伍,关注点还是在学生和老师身上。但是,随着这几年的经历和看到的很多实例,我深深体会到,学校在教育的整个占比当中,其实并不太大,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教育的重任其实更多在家庭。我这样说并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想强调一点,如果想把教育办得更好,引导孩子正向发展,需要团结家长这股力量,也需要教育家长。但是,目前中国的教育行业普遍在与家长沟通的深度上还比较欠缺。

  新京报:你希望未来的中国教育发生怎样的变革?君谊又将如何参与或推动这些变革?

  陈纳: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很简单但是后半部分却很难,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理想化的期望是中国能够彻底取消中考和高考,真正走向素质教育。但是,鉴于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传统,加上这么庞大的人口体量,我不认为这个变革会到来。至于君谊能做的,我觉得我们也许可以从一些细小的工作做起,比如开展好学校的特色教育,办好学校的德育活动等。从这个细微的一点一滴入手,让每个学生真正获得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单纯地死学死记书本内容。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