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守护教育特刊·企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6:守护教育特刊·企业

一起作业 为传统教育提供数据化支持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一起作业创始人兼CEO刘畅。

  2016年8月,一起作业正式启动了小学阶段的在线直播课功能,将触角伸到了在线教育的直播领域。跻身正打得火热的直播领域,并不是刘畅的一时冲动之举。刘畅认为:只有讲练并行,教学效果才能最大化。一起作业创立的第六年,将着眼于搭建数据库,刻画出不同区域的中小学生的学习路径,在线上个性化教学上深耕细作,为传统基础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化支持。

  【企业档案】

  2011年10月,一起作业正式上线运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方式,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连接起来的在线教育平台,为中国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作业和专项应试练习等系统的学习功能。

  2015年,完成D轮由H Capital领投,淡马锡、DST和顺为资本参投的1亿美元融资。据一起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一起作业已覆盖了8万所小学、初中,主要涉及语、数、外三科,注册学生用户达到2700万余人,总用户数约4000万。

  ■ 企业故事

  创业之初认准K12赛道

  “创业之初就选好了K12赛道。一是K12阶段的互联网教育可以将社会责任和商业价值完美结合;二是K12阶段的用户基数大,最有可能做出大型教育公司。”一起作业创始人兼CEO刘畅说。

  他说,一起作业的创业初衷源自一次对山东中小学的实地走访。“那所探访小学的英语老师有浓重的山东口音,学生模仿老师跟读,发音也都跑偏了。”这对刘畅触动巨大,他希望有机会改变这种现状。

  创业之初,刘畅从小学英语听说作业试水,通过一起作业,学生在课下跟着标准发音练习,家长也不必担心无法监督和纠错。上线不到一年,注册学生用户突破了100万,随后公司完成了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作业大数据辅助线下教学

  不同于其他在线教育产品只服务于学生,一起作业的目标用户是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在同一平台上,老师能布置、检查作业,对全班作业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学生能完成作业,并进行趣味游戏对战;家长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学情。那么,如何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优化呢?一起作业开始发力大数据开发和研究。

  2015年8月,一起作业开发K12阶段教育个性化学习产品。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系统逐一分析学生作业中的薄弱知识点,为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学生会被定向推送与之能力匹配的练习内容;老师可通过作业情况,发现班级共性错误,为线下教学提供参考。

  “这是传统教育无法做到的,大数据的介入让作业结果清晰可见。”刘畅说,在大数据背景下,个性化教学得以实现。

  让家长的陪伴更有质量

  除个性化的特点外,刘畅还细数了一起作业系列产品的其他四大价值:兴趣(interesting)、亲密(intimate)、及时(immediate)、互动(interactive)。

  对家长来说,一起作业平台是父母和子女关系的调和剂,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本身。“陪伴的意义更大。”刘畅坦言,大多数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陪伴的质量也很差,且这种现状在现有大环境下不能短期内解决。

  “我们要做的是用APP连接家长和学生,让陪伴更有质量,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刘畅介绍,通过客户端,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学习情况,还能及时获取教育资讯、教育理念,分享育儿经验。

  教育产品要做到:好、省

  据了解,2015年中小学在线教育有1.8亿学生用户、3.6亿家长用户、1060万教师用户。他认为,产品只要抓住了好、省两个关键就有价值。“‘好’指有好的学习效果;‘省’指节省时间。”他认为,具备这两点,一起作业就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变现将更加容易。

  目前来看,一起作业的盈利主要来自于自学服务。两个月前,一起作业开始涉水直播课程,基于传统教育行业从业经验,刘畅判断,讲练结合将更大化提升学习效果。

  “过去的5年是积累用户的5年,未来的5年将是做好商业化基础的5年。一起作业将做好教育价值、服务好用户、把商业模式探索得更加健康。”

  他表示:“一起作业现有的盈利模式来自于直播课收费和自学服务,不会通过其他的渠道收取用户费用,课堂作业模块是免费的。尽管还处在烧钱阶段,但有一起作业的融资基础,就使一起作业不是一个很烧钱的企业。”

  助力基础教育数据化教学

  今年8月发布的《2016在线教育趋势报告》指出,2015年多数在线教育企业在亏损,仅5%的企业实现盈利。不过,对于在线教育的市场前景,刘畅依旧乐观:“创业只要搞清楚起点和终点就可以出发了,至于九九八十一难只有在路上才会慢慢发现。只要不忘初心,在用户中会慢慢找到解决方案。”

  刘畅希望,用一起作业的大数据资源帮助公立校老师减轻一线教学压力,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献一份力。“大数据将教育问题可视化,有助于转变此前的经验式教学管理为数据式教学管理,构成线上、线下教育的闭环。” 按照刘畅的计划,足够的数据积累将会清楚地反映不同区域、不用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让老师的一线教学变得有迹可循。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