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下一篇

林毅夫张维迎公开辩论看点在哪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画/张妍

  经济观察

  探讨我国的产业政策发展,不该指向“废存之争”,而是要从干预、限制竞争的“政府直接干预型”产业政策,转向“强化市场型”产业政策。

  11月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举行林毅夫和张维迎就产业政策的公开辩论。自8月底,张维迎和林毅夫就产业政策爆发论战,张维迎呼吁废除一切形式的产业政策,林毅夫则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为的政府”必不可缺。

  张维迎和林毅夫是我国两大经济学家,两人的产业政策“废存之争”引发了社会的持久关注,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吴敬琏、许小年等经济学家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支持产业政策者认为,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产业政策对推动国民经济普遍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产业政策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无论是工业化较早的英法等西欧国家,还是后进的德国、美国,产业政策都在这些国家经济腾飞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在政府主导下实现了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被称之为“东亚奇迹”,也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即便是在奉行高度自由经济的美国,经济领域仍然有大量的产业政策。近年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等产业政策,以保持产业领先的地位。

  不过,张维迎教授质疑的产业政策,更多是质疑“政府直接干预型产业政策”,而非“强化市场型产业政策”。张维迎、吴敬琏等教授质疑“政府是否有能力挑选出最应该发展的产业、政府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问题、以及寻租腐败问题”等问题,也确实是我国当前“政府直接干预型产业政策”的主要弊病之一。例如在汽车、钢铁等重要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政策,限制了民营经济参与竞争,对全行业效率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过于使用财政补贴、税收优化、低价供地等手段,导致了部分新兴产业过度投资,造成了产能过剩等极大浪费。

  日本被誉为产业政策最为成功的国家,但研究表明,通产省(日本行政机构主体的内阁)并没有对民间经济主体实施有效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策手段,产业政策只是从侧面支援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学者普遍认为,日本并没有实施干预主义政策,而是通过市场经济,实现了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美国的产业政策都是通过立法,以财政、税收、信贷为间接工具来调控经济,且独立于产业政策,更多是作为市场缺陷的一种补救性措施。同时,美国产业政策基本上是围绕技术研发而进行的,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将一个新项目或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或商业化,以及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行的。

  我国有些产业政策由于直接干预市场、替代市场与限制竞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直接干预无效论”的情况。也正因此,窃以为,探讨我国产业政策取向并不该指向“废存之争”,而是要从干预市场和限制竞争的“政府直接干预型”,转向“强化市场型”,例如放宽微观管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康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这也是这次张维迎、林毅夫产业政策之争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盘和林(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