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下一篇

“双11”:民众“身体诚实”地拥抱新经济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议论风生

  “双11”的火爆,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本动力来源还是资源更自由、高效的分配。“双11”和分享经济兴起,就源于这点。

  又到“双11”。转眼间,“双11”已走到了第8个年头。它在刺激爆发式需求的同时,已成为国内新经济发展态势的风向标。

  尽管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黑天鹅”,让世界市场不平静,但“双11”和国外的线上“黑色星期五”展现出的消费潜力,在全球贸易和投资双双乏力的经济寒冬里,显现了耀眼光芒。

  而消费升级,离不开新经济驱动,“双11”就是最好的印证。天猫、京东等一众电商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经济的要素分配机制,压减了以往束缚零售业的渠道、地租成本等,让市场变得更加宽广,也让人们拥有了对更多商品服务的选择自由。“双11”创造消费时点,本质上也源于此。

  在新经济崛起时,传统商业起初受到不小冲击。有观点认为,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成功,并不是发现了经济增长的新蓝海,只是抢占了传统商业原有的蛋糕。

  但当“双11”进入第8个年头,它已经从电商开启到传统实体店加入混战,演变为全民购物节。我们能看到的是,来自新经济催生的“交易的自由”,正回过头来反哺实体经济和传统商业。它们刺激的是“新消费”。

  “新消费”的重要特征是线上线下融合,从价格消费向价值消费升级。今年“双11”,很多电商平台也不是单纯地玩价格战,而是结合“去库存”目标和“双11”流量红利,纷纷重新回归实体模式,联动线上线下的全渠道模式正成为新玩法。

  现在,快递物流产业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利润源泉”。新经济的意义早已不是去动原有的奶酪,而是在拓展新的增长点。正因如此,马云才说,未来将不再有“电子商务”的说法,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会诞生“新零售”。

  “双11”的火爆,本质就是民众“身体很诚实”地拥抱了新经济。它也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本的动力来源还是资源更自由更高效的分配。无论是“双11”,还是日益嵌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分享经济,都在展现着新经济的新蓝海、新蛋糕。

  遗憾的是,当民众在用身体拥抱新经济时,有些政策在思维上却对其拒斥。某些新业态给民众带来了便利,在市场、民间备受欢迎,可其发展面临的最大风险仍是政策的不确定性。

  而“双11”昭示的新经济的蓬勃生命力,无疑是种启示:于宏观调控而言,在给予传统经济更多帮扶之外,更要给新经济减轻来自政策上非必要的钳制压力。

  市场最大的红利源头,就在于交换的自由度,新经济冲破以往空间上的限制,赋予了市场主体更多选择权利。而在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三期叠加的换挡时期,新经济、新消费的出现弥足珍贵。就此而言,政策层面给予新经济更充裕的施展空间,也是给整个经济更广阔的增长空间预期。

  □边际(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