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殷海光与林毓生

黑暗中的燃灯者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孙嘉潞

  “地球虽广,人口虽众,读书的人虽然也不少,可是茫茫人海,尤其在这个岛上,我的知己竟是这样的少。”这是被称为“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的殷海光,在1965年给他在美国的学生林毓生的信中写下的话。

  上世纪60年代前后,台湾仍在“戒严”状态,威权统治的渗透变本加厉。对殷海光而言,更是从1960年起就陷入越来越艰难的处境。那一年,因为发表不容于当局的言论和文章,《自由中国》杂志被强行停刊,主要负责人雷震被以叛乱罪处刑。殷海光作为《自由中国》的编委、主要撰稿人和灵魂人物之一,也陷入风声鹤唳,在随后的几年里,他持续受到监视,其著作《中国文化的展望》出版不久即遭查禁,并几乎被驱逐出所任教的台湾大学。

  同样是在1960年,从台大毕业的年轻学生林毓生离开台湾,赴美留学。林毓生从1955年起开始从学于殷海光,在他的回忆中,当时即便是学校之内,也已经在高压之下丧失了活力。是殷海光先生的讲课和人格,让他在荒凉的校园内、茫然的心情下仿佛听到了空谷足音,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昂扬与奋发。

  从1960年到1969年,师生二人远隔重洋而书信不曾断绝。时隔多年,这些信件结集出版,让我们得以从中读到这两位知识者在那个黑暗年代里的追求与坚持,热忱与忧思。

  在这些信件中,我们能读到他们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和忧虑。即便他们仍要面对尚处于戒严状态的台湾,但却在充满前瞻性地忧虑人类文明的未来,批判美国文化的“技术肥肿、伦范消瘦、唯利是图”。

  我们能读到他们对五四新文化的评价与反思。尽管殷海光受到五四新文化源流与精神的浸润,但他同样对那时的思想和人物保持着冷峻而严苛的审视。他们反思五四时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让中国知识界的论说流于浅表,缺乏真正的深刻与建树。

  我们还能读到殷海光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是如何度过。他在荒凉、严苛并且拮据的状态中,坚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断探求,即便当身患癌症,依然在关心“整个人类前途自由的明暗”。

  书信往往比专门的著作更具备动人的力量,这正因为在书信中,我们更能感受到思想背后的完整的“人”。现在,当我们重读殷海光与林毓生在50多年前写下的这些书信,就仿佛看到的是在那黑暗的时代中,两位思想者始终炽热而又有力的灵魂。他们就像黑暗中的两个燃灯者,用一线微光驱散了寂寥,也穿透了时代。

  □新京报记者 李妍

  详见B02-B03版 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