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刊·嘉宾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6: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刊·嘉宾访谈

孙丕恕 数据流通是实现“数据社会化”的核心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孙丕恕 1962年出生,现任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他带领浪潮研发出中国第一台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等云计算的核心装备,使得我国大型机的研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是中国第一台服务器的开发者,被媒体称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表示,数据流通是实现“数据社会化”的核心。而迈向“数据社会化”不可能只靠浪潮一家之力,这个过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乃至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数据助力传统企业转向智能制造

  新京报:你多次强调数据的作用,数据对智能制造有何帮助?

  孙丕恕: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变要充分运用数据的力量,让来自生产流程、管理系统、研发体系(供给侧数据)和消费市场(需求侧数据)上的数据在生产链条上动起来、用起来,实现流程、工艺、生产和管理的优化升级并产生价值。我们帮助青岛德盛机械进行智能生产,使生产计划准确率达到97%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新京报:除了提高准确率,数据还能为企业做什么?

  孙丕恕: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伟星集团为例,伟星集团是国内拉链行业的龙头企业,制造模式是按订单生产,之前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时常处于“接单”与“不接单”的矛盾中,设备利用率仅为60%。与浪潮合作进行集约化管理后,日接单排产量提高3倍,设备利用率提升至80%;复合增长率由12%提升为35%,实现了效率上的大提升,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定制要求。

  “最大的挑战是无数据可用”

  新京报:在大数据领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孙丕恕:最大的挑战是无数据可用。尽管人类社会积累的数据已经超过800万PB,中国也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但很多情况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数据可用。

  新京报:与阿里云、百度云相比,浪潮的优势是什么?

  孙丕恕:市场定位各有侧重。浪潮专注于区域政府、行业部委和大型企业三个市场,且已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领先的创新能力。后两者更多的是消费级市场。浪潮与他们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虽有交叉但并不明显,因此双方更加注重合作。浪潮的定位与其他厂商有所区别。浪潮定位于平台产品供应商、运营服务商、生态建设者。浪潮通过提供两个平台:“计算+”平台和ERP平台,以及两个服务:政务云服务和大数据资源服务,输出三大核心能力——基础保障能力、行业驱动能力以及输出创新源的能力。

  “最大的阻碍是数据不够开放”

  新京报:按照你此前提出数据社会化的概念,我们现在处于“数据社会化”的什么阶段?

  孙丕恕:“数据社会化”并不是此时此刻,是可期的未来。目前,我们正处于践行“互联网化”,不断深化“数据化”的过程,距“数据社会化”仍存在巨大的鸿沟。

  新京报:在数据社会化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阻碍?

  孙丕恕:当前,最大的阻碍是数据不够开放。目前仍有大量数据还沉睡在政府、企业、个人手中,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

  新京报:浪潮如何支持并服务于“数据社会化”?

  孙丕恕:浪潮认为数据流通是实现“数据社会化”的核心。为推动数据流通,要基于数据化的“大平台模式”,最终构建出以数据为核心的广阔生态圈。真正将数据变为资源,再从资源变为资产,从资产转为价值。

  同时,迈向“数据社会化”不可能只靠浪潮一家之力,这个过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乃至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语录

  1 目前,我们正处于践行“互联网化”,不断深化“数据化”的过程,距“数据社会化”仍存在巨大的鸿沟。

  2 大数据最大的挑战是无数据可用。尽管人类社会积累的数据已经超过800万PB,中国也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但很多情况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数据可用。

  3 数据社会化最大的阻碍是数据不够开放。目前仍有大量数据还沉睡在政府、企业、个人手中,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

  新京报记者 刘素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