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媒体发展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主题为“建设更加可信的互联网”。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津巴布韦媒体、新闻与传播服务部长马绍威;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等嘉宾,围绕着内容可信、编排可信、网民诚信探讨了如何建设更加可信的互联网。
任贤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尝试建立网上不实信息更正制度
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指标数据不断创造新高时,2015年仅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就受理举报一百万次左右,全国各地各网站受理2800多万次,其中许多都是对不实信息的举报。
2014年国家网信办重组,被授予互联网内容管理执法的权力,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让网民增加信任感。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机制,信息的内涵就是要减少不确定性,应从制度建设入手,而最管用的就是法制这一根本制度,建立对于网上失信的追责制度,尝试建立网上不实信息查证和更正制度,健全对网络守信典范的奖励制度,奖罚分明,弘扬社会正气。
二是明确责任,互联网参与者都是网络利益的有关方,在享有网络带来的各种便捷的同时,应当担负起各自的责任,个人要不传谣不信谣,互联网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从长远发展角度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网络媒体应加大权威信息、真实内容的网上供给,主管部门要履行监督的责任。
三是用好技术,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技术审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网民网上组织和互联网企业的信誉累积,推动从个人到组织的诚实守信意识。
王一彪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让人工智能成为新闻事实核查利器
实践证明,在建设网络强国进程当中,必须把建设可信的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努力实现网络传播可信、网络应用可信、网络平台可信,这样才能让网络空间更加风清气正,更好地造福广大网民,对此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筑牢可信的技术基础,互联网各个领域,都应当从可信这个维度去研发和应用网络技术,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让人工智能成为新闻事实核查的利器。区块链技术将用来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体系。量子通信技术将为网络自主交流保驾护航。
二是建设可信的市场环境,从互联网发展历程来看,用户选择是基础,市场是信赖的源泉也是最需要信任灌溉的土壤,随着“互联网+”概念实施,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国的数字经济、市场经济,为此要坚持市场规则、契约精神,建设适用互联网的信用体系。
三是提供可信的法规保障,互联网发展正在不断催生出新的业态,但是不应当留下法律空当,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协同,管理部门应尽到监管责任,互联网企业应当承担主体责任,互联网用户要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建设一个健康有序、善意可信的网络空间。
钱蔚 央视网总经理、总编辑
内容真实是一切的根本
建设可信的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业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我想更是一个最大的用户需求。我想从几个主题词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第一个主题词是真实。无论在怎样的技术变革中,无论在怎样的传播实践当中,我觉得内容真实是一切的根本。技术改变只能是渠道,改变的是速度、时效和传播方法,但是真实的生命线是永远不能改变的。
第二个主题词是融合,融合是构建可信互联网的方向,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事实的传播,更需要通过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渠道,融合资源联合用户打通终端,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关系,改单向传播为双向情感互动,让更多的人成为真实内容创造者和生产者。
其实我想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是利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网信和相关部门提出管理创新,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需要我们行业的自律。建设可信的互联网,已经不是基本的不造谣不传谣,我们有信心让信息在人与人不断沟通和交流当中走向真实,这本来就是互联网的最大要义。每个人多做一点点,我们的网络空间就会清朗一点点。
声音
●要推动国际互联网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世界各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努力消除网络空间的各种隐患,让全世界人民共享网络社会当中人类文明的新成果。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
●因为新媒体的发展,国与国不同的群体可以感受到当今世界丰富多样的文化。新媒体促进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了解,使人们对多样性有更深的认识。但是很遗憾,新媒体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新媒体。
——津巴布韦媒体、新闻与传播服务部长克里斯多夫·马绍威
●关于网络治理的问题存在着两个观点,一个是网络自治,一个是网络的管制。关于治理、自治,可以通过网络的契约、网络的能力、网络的自律和一定的技术来实现网络的序化,而网络管制,可能要加强政府对网络的控制,否则网络的滥用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网络空间的混乱。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费成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