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逝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逝者

世纪老人郭振河 永远充满好奇心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2014年10月16日,鸦儿胡同,百岁老人郭振河。

  姓名:郭振河

  性别:男

  居住地:北京

  终年:103岁

  去世时间:2016年11月9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职业:北京民政工业总公司员工

  寄语

  “人去楼空,您在那边一切都好吗?请代我向姥姥问好,我想你们。”——外孙女张玉溪

  “老父亲一路走好,相聚于天堂安息吧我的爸爸妈妈,从此您们不再各自孤独,永远爱你们。”——四女郭丽民

  “学长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不断实践着熊希龄的慈善精神,并诠释着信仰的意义。学长的名字将在香慈历史中长存,香慈校友永远怀念振河学长。”——香慈校友会全体校友暨会长杨隧

  早起准备早餐,打打太极,看几份当天的报纸,出门和街坊下棋,沿什刹海遛弯……这是世纪老人郭振河的日常。

  他103岁了,经历过民国的动荡和抗战的炮火,也在“文革”时成为被打倒的“牛鬼蛇神”。作为香山慈幼院的首批学生,郭振河神学院毕业后成为牧师。“文革”后,他在民政局从事绿化工作,直至85岁退休。

  晚年,他很注重养生,爱下棋,看球,种花,写诗,读书。家人眼中,对世界保持永恒的好奇心,是老人长寿的秘诀。

  但他们从没想到,老人会突然去世。告别仪式上,家人将郭振河生前爱好的书籍,摆在他脚边。

  什刹海边老人旧居内,外孙女张玉溪回忆自己年幼时,爱好游泳的姥爷身材俊秀,夏天游泳每每晒出一身古铜色皮肤,肌肉在光线里棱角分明,他躺在水面上眉毛飞扬,常有蜻蜓落在眉梢,“我在旁边静静看着,他仿佛与天地自然混为一体”。

  “百岁生”

  香山墓地拜恩师

  上午的阳光正好。

  透过阳台玻璃的光柱,照在客厅铺着毯子的空沙发上。这是百岁老人郭振河生前常坐的地方。

  他103岁了,经历过中国历史上艰难的动荡岁月,年幼时便饱受流离之苦。收留教育自己十多年的“香山慈幼院”,是他心中永远的感恩和留恋。

  1920年,7岁的郭振河从河北逃难至北京。母亲去世,他跟着父亲住在德胜门外简陋的窝棚里,生活岌岌可危。

  听说香山慈幼院收留孤儿、提供教育,郭振河又跟着父亲,徒步走到香山,成为学校第一期的“正生”(注:贫困孤儿学生,所有费用全免)。

  “像是进了天堂一般。”郭振河曾这样向后辈校友乃麟先生形容。

  稳定的一日三餐,舒适的学生宿舍,学习中外知识,有亲切的老师和同学,早上起来去眼镜湖游泳,闲暇时间就躺在老树的枝丫子上看书……所有这些,都是年幼的郭振河此前不敢想象的。

  年迈之后,郭振河依旧对自己的恩师——散尽家财、创办香山慈幼院的著名教育家熊希龄,念念不忘。

  2014年,在乃麟先生和其他校友会成员带领下,101岁的郭振河拄着拐杖,走到香山环绕下的熊希龄墓地,双手合十,缓缓跪了下来。

  女儿郭丽民跟在郭振河身边。她回想起多年前,父亲的学生来到家中,见到老师摘下帽子,深深鞠躬。

  画面重叠。她突然理解老人常提的一句话,“感恩是一种传承。”

  牧师生涯

  想用爱来普惠人心

  家人提及,香山慈幼院毕业后,郭振河有机会去黄埔军校,但他最后选择了神学院,“他想用爱来普惠人心。”

  1942年,郭振河来到什刹海地区,在一间外堂做了传教牧师。

  除去传教工作,他定期会去积水潭等地的难民聚集区,向他们提供免费的医药治疗。

  “当时姥爷带着道济教会医院的条子,拿着可以去医院免费看病。后来条子不够用了,他就手写个签字拿去。”外孙女张玉溪自小跟着外祖父长大,常听老人回忆过去的事。

  每周三,郭振河会带着医生,定期为功德林监狱的犯人看病。“那里的病患什么奇奇怪怪的病都有,还有的肚子鼓涨着里面全是水,姥爷说,囚犯也要被尊重。”

  七十多年过去,今年11月7日,郭振河在家中突然重病,急需住院治疗。家人四处找寻,医院多没有空余床位,最后被北京第六医院(原道济教会医院)急诊收治。

  第六医院的老楼,在外观上依然保持着教会医院的风格。如今,每次路过这家医院,家人总禁不住驻足张望,回想着老人与道济医院扯不断的渊源。“我会想起,姥爷当时在医院安然入睡的模样,这种生命中的巧合,温暖了整个初冬。”

  世纪老人

  家人眼中的逍遥叟

  直至103岁时,郭振河的身体一直很好,听力没有影响,对答顺畅,逻辑严谨。

  他并不需要家人过多的照顾。每天早起,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早餐,记下中医药方,坚持着自己的养生饮食之道。他爱看书、下棋、种花、写诗、看足球……天气好的时候,会在家人陪伴下到后海遛弯。

  在张玉溪眼中,学无止境、对世界永远不灭的好奇心,是外祖父长寿的秘诀。

  看见孩子们使用触屏手机,郭振河很羡慕,他和女儿提到:“我看着太眼馋了,这个小东西里面,什么都有。”

  有时,家人会把手机里的文章读给他听,听完后,郭振河会自己再拿着手机翻两遍。

  什刹海的院子里,常会有不同年龄层的人前来拜访老人,几乎都能成为朋友。乃麟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虽然相差30多岁,但第一次见面就像是故交,很有默契,他对时事也很关注,所以话题也多。”

  走进老人房间,书桌上总放着每日的报纸。不管是时事还是文娱,每个版面郭振河都会一一翻看。他会把自己感兴趣的报纸杂志裁剪下来,贴进日记本里。

  90多岁时,郭振河开始研究易经,六十四卦全都背了下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他案头上还放着翻开的《易经》书页。

  50年金婚

  与妻子从未吵过架

  郭振河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厚厚的几十本笔记,堆满了屋角。

  翻开2013年的一页,开头写道,“今天我深深感悟到,你活在我和家人的心中,你善良的心,永不离开这一家人。”这是他为故去20年的妻子写的。

  “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张玉溪说道,两位老人性格互补。“他们50年金婚,在我印象中,两人相敬如宾,从未吵架过。”

  1943年,30岁的郭振河与同龄的品儒女士结婚。那时,抗战尚没有结束,结婚初期,二人曾躲在屋子里,夜里不敢开灯,“就怕被轰炸到。”

  1958年,郭振河被送往郊区的农场做农活,妻子独自在家照顾着四个孩子。每个月回家一次的机会,他会奋力骑着老旧的自行车,备上打气筒。骑一百个电线杆,就停下来打一次气。

  “我记得有次,父亲半夜里回家,母亲很开心,拍打着我的被子,把我叫醒,说你爸回来了,还给你们带了草莓。”郭丽民回忆道。

  “文革”时期,郭振河被打成了“牛鬼蛇神”,被分配到民政局从事绿化工作劳动,直到1985年退休。“母亲懂得父亲曾经的艰辛,彼此默默支撑。”

  1993年,郭振河与妻子50年金婚的日子,妻子在家中突然去世。

  23年过去,郭振河一直独自生活着,生活中也没有太多提及妻子。然而,半个月前,他早晨醒来时突然叫来外孙女,喃喃道,“我昨夜梦见你姥姥了,她等我太久了,我得去找她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