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咪蒙们才是代表职场歧视的人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娱情分析】

  “网红焦虑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左右。成名之前,网红往往单兵作战,低成本运作,反而让创新精神得到迸发。而在成名之后,有了团队,要发展,要养人,要维护客户已经认同了的标签,轻易转型所带来的失败,成为网红不可承受之重。

  咪蒙的“职场励志文”逻辑粗暴

  网红已经成为一个职业,并且形成了群体。当下的网红群体正在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浮在舆论湖面上方,时不时会因个性言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一部分则沉入舆论湖底,不能引起主流社会关注,但一样能获得成就感和不错的收入。一道看不见的分水岭,让网红也有了阶级。而咪蒙无疑是前一部分人的代表,她以传统媒体精英之身投入自媒体江湖,又以江湖人士的贩卖手段,成功把自己变成了广告接到手软的成功人士。

  但咪蒙的成功,正在遭受质疑。这两天,咪蒙因为一篇题为《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的文章,再次在朋友圈刷了屏,这篇文章的由头很简单,实习生不愿意帮老板拿外卖,老板把她骂哭了,然后是熟悉的咪蒙式套路:老板的时间就应该是最值钱的,新人就应该从杂事做起。和以往对咪蒙有弹有赞不一样,这次朋友圈几乎一边倒地表达了对这篇公号文的反感。职场之上,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互相拿个盒饭,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极少有人为之抱怨或发怒,咪蒙的这种“我有一个朋友”式的写作,很容易让人想到虚构或编造。

  咪蒙的职场励志文,向来都是这个路线,先用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把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进行强行对立,最后用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来为自己的情绪爆发寻找立足点。类似的文章,表面上看能够启迪员工、帮助新人与老板建立融洽关系,但粗暴的思维逻辑,以及隐藏于价值观内的人格侮辱,让本来健康的、平常的职场关系,变得微妙、复杂起来。把咪蒙的职场文章串到一起看,会发现她才是一位真正充满职场歧视的人,读多了她的文章,会觉得她基本葬送了老板与员工建立信任关系甚至成为朋友的可能性。

  自媒体时代智识缺席“成就”了咪蒙

  通过阅读咪蒙的这篇新文章,还有一些读者发现,在对脏话的使用以及语言的粗鄙化方面,咪蒙愈加变本加厉,心灵鸡汤和心灵无关,抚慰作用消失得无影无踪,变成了生硬的叫嚣甚至谩骂。当然,仍然不乏“拜咪蒙教”的粉丝,在评论留言中奉上溢美之词。咪蒙究竟给她的读者带来了什么,最近流行的另外一篇文章或能说明问题,《由于三观太正,我的朋友离婚了》讲的就是一位女读者读咪蒙式的励志文章读多了之后的悲剧故事。

  咪蒙的走红是自媒体时代智识缺席的结果,也是低质阅读成为风潮的结果。在泥沙俱下的自媒体浪潮中,拼嗓门,拼粗俗,拼无趣,用文字“喊麦”,成为一些自媒体网红的成功捷径。在成名初期,咪蒙的文章还保持着一点对逻辑、修辞的注重,但不停出现的十万加文章,使得她觉得掌握了公号文写作的秘诀,理性不断被抽离,文字千篇一律,写作模板化,文字之美丢失殆尽,只剩下最直接的、声嘶力竭的、乏味语言的狂欢。

  “网红焦虑症”源自巨大利益

  通过上述种种表征,基本可以判断咪蒙以及其他类似的自媒体作者,正在染上一种或可被命名为“网红焦虑症”的症状。所谓“网红焦虑症”,指的是网络红人过于依赖自己的成名路径,对促使自己成名的客观条件不断进行放大,以维持外界对其的关注,保障自己站在网红群体的前沿。“网红焦虑症”自网红这个词被发明时就已出现,比如芙蓉姐姐以S型成名,成名后很长一段时间,在网友已经腻烦之后,她仍然会习惯性地以S型去博取眼球。前段时间成名的网红PAPI酱也是如此,在获得巨额投资、有条件去尝试新的内容生产的时候,PAPI酱依然没法放弃帮其成名的短视频制作模式,尽管已经有许多曾经的粉丝,已经厌烦了她夸张而单一的表情。

  “网红焦虑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左右。成名之前,网红往往单兵作战,低成本运作,这反而让网红的创新精神得到迸发。而在成名之后,有了团队,要发展,要养人,要维护客户已经认同了的标签,轻易转型所带来的失败,成为网红不可承受之重。固定的粉丝群,已得和潜在的广告商,都期望网红能够尽量延续自己的热点效应,于是内容创新就变成了摆在网红转型面前的最大障碍。

  不排除网红们自己也知道,浅显的内容,无聊的情绪发泄,无法维持长久的热度。想要真正延续自己的网红生命,必须要拿出货真价实且不断求新的作品。但受困于职业发展带来的焦灼,以及无法摆脱的利益捆绑,网红们自己也没办法找到出路,除了重复已经被自己重复了几十次上百次的作品复制,网红们似乎别无他法。

  □韩浩月(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