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下一篇

正义之前,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陈映真
威廉·特雷弗
扫一扫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冬日,像是谶语一般,总是着急带走那些让人不舍的灵魂。

  陈映真告别了这个他一直选择逆向行走的人间。理想当然不能只凭激情与勇气,否则既定的目标丧失后,两眼茫茫。就像那执拗的农妇李雪莲,为了维护一个新生命合法的生存权,拼尽所有在世俗人情和法律体制中游走和抗衡,最后却被一个莫名的意外给消解了。失去抵抗的对象后,她首先想到了死亡。

  正义之前,他们在时代的旷野里留下自己的呼声。我们敬重他们的勇气和激情,即便他们的理想,只能留在过去的时代里。

  纪念

  在台湾的后街相遇

  2016年11月22日,台湾作家陈映真在北京病逝。距他第一次中风住院到现在已有十年,三千多个日夜的病痛终于带走了这个英勇的斗士。此时,两岸都在悼念他。无论是民主自由还是威权体制下的台湾,他都曾被视作“异端”。他总是以一个抵抗者的姿态不断呐喊,努力与旧世界诀别,却浑然不知那个他试图纵身一跃的新理想,或许也同他一样,迷途茫茫。不知他是否意识到,抵抗一旦丧失目标,道路也将失去方向。

  陈映真1937年出生在台湾小镇,少年便开始阅读当时已被列为禁书的鲁迅作品,22岁那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面瘫》,之后一年间写出的《我的弟弟康雄》《乡村的老师》都有鲁迅的影子。1968年,陈映真因“组织聚读马列主义、鲁迅等左翼书册”罪名被台湾当局逮捕入狱,在绿岛足足呆了7年,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政治犯特赦才得以提前释放。他是台湾左翼文学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半个世纪最真实的台湾,那些被遗忘的政治受难者和被湮没在历史中的动人故事,都留在了他的小说里。

  陈映真还是一个真正的行动者,1985年他创办《人间》杂志,用纪实摄影和报道文学袒露那个时代台湾既丰富又复杂的内里。书评君也想在此刻重温吕正惠的《陈映真与鲁迅》和李娜的《在台湾的后街与陈映真相遇》,希望能和陈映真在台湾那条耀眼光鲜背后的老街上再见。

  永别了,谢谢你魔鬼般的笔

  2016年11月20日,威廉·特雷弗,这位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爱尔兰文学巨匠在英国萨默塞特郡离世。他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可能还是陌生,但在英语世界中,他的地位却是可以和契诃夫、菲兹杰拉德比肩。他被誉为“爱尔兰的契诃夫”,也因其多变的写作手法常被评论家们用“魔鬼般的”来形容。1964年,特雷弗凭借小说《老男孩》获得霍桑顿文学奖。他的作品大多在不紧不慢地述说着那些小人物平凡的一生,“用切取横断面的方式,将绵长的时间无限挤压、缩小,直至榨出最后一滴汁液,形成一篇看似干瘪枯瘦、实则内容丰富、密度极高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好多都有故乡的影子,1928年特雷弗生于爱尔兰,50年代便同妻子移居英国,虽然离开时还是未回到故土,但他称自己“骨子里永远都是爱尔兰人”。在这个离别时刻,书评君撰文《永别了,威廉·特雷弗,谢谢你魔鬼般的笔》,感谢他的文字凝结了时间,用“魔鬼般的”笔让小人物变得厚重,让身处今天的我们仍然心有所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