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寻找失落的母语

2016年12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画/孙嘉潞

  “春风至,杏花红,母命儿,去发蒙,儿勤读书母自喜。弟弟妹妹花下戏,花下不可戏,伤花失母意。”在《日课》编者王星私人收藏的2万多册清末、民国语文教材中,这篇《入学歌》最让他动容。“它没有告诉孩子是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是告诉孩子不认真读书妈妈会难过”,这种亲情意识的引导比空洞概念的灌输要好得多。

  这几年,因民国百年热,民国课本、教材及童书的出版形成一股风潮,人们恍然发现,曾经的母语教材是那样的流畅;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张宗麟等教育大家都曾为孩子的母语教育付诸努力,并发展出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然而,在夹杂着战乱、政治变革与运动的百余年变迁中,文字之从容、印制之精良、理念之中正,这些我们本应亲近的母语教育基础、基准,在当代功利且僵化的教育中成为一种“奢侈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孩子属于尚未到来的时代。当60余年的教育普及落实了“抓”,我们需要追问,抓住孩子的当代社会在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尤其是母语教育?中国母语教育曾是何种面貌,有多少人为其做出过探索和努力?这样的母语何以离我们每个人远了?

  回溯母语教育,以及以母语作为载体及核心内容的近代语文教育,是回应这些问题的一条路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学科被投入了大量社会资源,尽管它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尽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应试语文教育,但大众并不理解语文与安身立命的关系,甚至对母语、对语文学科缺失敬畏。原因之一,是母语教育的发展脉络一直是当代大众认知中缺失的一环。

  这是我们伴随着2017版《日课》出版去寻找“母语”的原因。在不同时代,母语教育都寓意着未来的起点,在近代变迁繁复的中国,它同时让人警醒那些历史弯路上的痛点。只有当这一代人开始寻找“母语”、回溯“语文”,下一代人传续母语教育的方向才会更加明晰。

  新京报记者 孔雪

  详见B02-B04版·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