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在灵魂的碰撞中,我们发现自己

2016年12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扫一扫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宫崎骏《千与千寻》海报
傅雷翻译奖现场
卡斯特罗
《时间之书》
作者:余世存著,老树绘
版本:铁葫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1月
《像我们一样疯狂》
作者:亿森·沃特斯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有人说,如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信仰就是绝望的代名词的时代。在这个充斥着信息爆炸与虚拟社交的时代里,我们被告知“生病了”。各种各样的病,忧郁的、焦虑的、空虚的,每个人似乎都是一个灵魂的残疾者。我们每天经历着快乐与痛苦、得到与失去,却依旧像个迷路的孩子,连自己的灵魂也无法认清。

  没有灵魂,人为何物?镜子与潮水而已。

  我们需要与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灵魂相遇,撞击出我们失落的灵魂。譬如另一个人,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种声音,另外一种语言。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件事,我们能够把握的,便是在灵魂与灵魂的交互中,最大限度释放自己的可能。

  人物

  宫崎骏复出 我想别出心裁

  近日NHK推出了特别节目《不了神话宫崎骏》,片中宫崎骏透露,他的长篇动画新作已在创作中,将于2019年公开。这么说宫崎骏又一次复出了?退休又复出,复出又退休。反反复复,这已经是第七次了。退休似乎已成为宫崎骏的“谎言”。可是我们并不会反感他的“言而无信”,毕竟,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是他的心血。他已经75岁了,心脏也不好,随时可能离开这个世界。

  宫崎骏常说一句话:“我跟他们说不管多少次也要改,这种东西怎么能给观众看?”这句话,对观众来说是有情,对他的同事们来说则是无情。宫崎骏“无情”的目的,他说得很清楚:“我不想做烂片,想别出心裁。我喜欢的电影不是因为喜欢它的故事情节,而是看到某一个镜头的瞬间会赞叹这太棒了,我认为这才是电影。”

  博物君

  为原创博物书的流行制造契机

  在微博上什么稀奇古怪东西都认得的“博物君”今年出了两本书:解读清代画家聂璜所绘《海错图》的《海错图笔记》,以及观赏植物培育指南《掌中花园》。出生于1988年的张辰亮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尤其喜欢昆虫。到博物杂志工作之前,他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半翅目昆虫。

  为什么要做博物?博物科普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张辰亮说,科普就是给科学做广告,他喜欢看丰子恺、汪曾祺的小品文,觉得其实这些也是科普。博物自然类书是近几年国内出版行业的一个热点,但以引进的外版书为主,本土优质原创作品稀见。这需要一个适当的契机才能改变,张辰亮所做的就是让更多人想要关注自然,并且更加理性地热爱自然。

  绘者聂峻 

  他们活在老街,像童话里的人

  老街里住着一个爷爷和他的小孙女。爷爷有点胖,小孙女叫小鱼儿,走路要拄着拐杖,或者坐在小推车里。老街的故事从这对祖孙的日常生活中展开,有苦涩、有艰辛,在城市化步伐只增不减的当下,这些画面像是童话,少数活在现实,多数存于回忆。

  “不管是什么缘由,他们依然留在这里,留在老街树阴下的沙发上,或是葫芦架下的躺椅里。他们在这里相互打着照面,由着性子活着,就像是童话里的人。”《老街的童话》的绘者聂峻说,他的画能让每个人都有共鸣。因为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老街,太多平凡老街的故事因正在消逝而让人格外疼惜。

  热点

  如果没有翻译,我们就像瞎子和聋子

  11月26日,第八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文学奖授予《刺槐树》,新人奖授予《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人文社科类奖空缺。虽有遗憾,但这份遗憾的空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傅雷翻译奖的严谨。今年是傅雷先生逝世50周年,因此这场颁奖典礼也成为向这位伟大的翻译家的致敬。

  我们应当感谢傅雷,是他带领我们进入了另一片精神世界,也应当感谢那些始终坚守翻译品质的译者。勒·克莱齐奥曾在第一届傅雷翻译奖上说:“如果没有翻译,我们就像是瞎子或聋子一样,也许我们只知道自己的村庄或自己的城市。”

  神秘而复杂的古巴,我们可以怎样阅读?

  当地时间11月25日晚,一代传奇人物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终年90岁。有人哀悼,有人批判。书评君暂时搁置种种争议,为大家开出了一份古巴阅读书单。如果理解不了复杂的古巴,就理解不了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下半叶,更理解不了卡斯特罗,还有被捕杀后成为世界反主流文化符号的切·格瓦拉。

  以理想浪漫主义著称的古巴是怎样起源和演变的?是什么样的历史状况和国际环境促使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等人改变了古巴的历史?在上世纪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何以影响世界?而古巴革命之于如今的中国普通民众,又有着怎样微妙而复杂的联系呢?

  老树的“二十四节气”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申遗的成功,不仅将“中国式时间”展现在世界面前,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是否熟知二十四节气背后的历史文化呢?

  即将于2017年元月出版的《时间之书》就是这样一本“及时之书”。由余世存著文,老树绘画,共同呈现了二十四节气这“中国人千百年来实证的‘存在与时间’”。借这个机会,我们也不妨回头看一看我们自己的根脉与历史。

  观察

  打开朋友圈,还能看到“朋友”吗?

  2012年4月9日,微信刚出现的时候,朋友圈里真的都是朋友,大家记录生活、表达心情。但后来,人越加越多,微信代替了部门的小会议室,代替了工作中的名片,朋友圈也变成了宣传栏。为了能没有顾虑地表达几句个人心情,有些人干脆又匿名回到了微博。为什么会这样?书评君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分析了一下其中缘由。

  人们常说微信是一个私人关系的熟人社会,但事实却是,我们时刻都在进行着“自我审查”,朋友圈既能压制个人情绪的自由表达,还承担了沉重的公共讨论担子,而它在技术上提供的公共空间又并不完整。刷屏下来,朋友圈中的“人”在退场,公共讨论却又显得很喧嚣和晦暗。

  大家都有病?到底需不需要被治疗?

  “空心病”作为一种病近日被列入了公共话语之中。此外,抑郁症,焦虑症,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不断涌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但这些“病”到底需不需要被治疗?是不是存在“中国的心理治疗师尽管身体是中国的,但大脑却是欧美的”这样的问题呢?

  《像我们一样疯狂》指出了西方心理治疗的局限。这并不是说西方心理治疗错了,而是还原其不该被放大的功效,回归心理治疗的本质。心理治疗的本质与价值不在诊断,而在理解。回顾这本书提出的“疯狂”,会发现“疯狂”体现在随处可见的“标签”之中。而心理治疗的真正价值不是这些“诊断”,而是理解他人:理解他们未曾说出的话,理解他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自己。

  新媒体观察 特约记者 杨司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