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经济新闻·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经济新闻·关注
下一篇

如何让“野蛮人”变“好孩子”?

分析认为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推动大监管体系建设是解决之道,才能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野蛮人”、“强盗”、“妖精”、“害人精”等词汇在上周末已经刷屏,12月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言论在市场引起冲击波。

  土豪险资任性举牌A股上市公司似乎“停不下来”,增持、减持从去年备受关注的万科,到如今的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中国建筑等上市公司不断成为新举牌时期的资本猎物。

  那么,如何让“野蛮人”变成“好孩子”?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当前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推动大监管体系建设才是解决之道。新京报记者 金彧

  险资频频举牌引质疑

  从去年著名的“宝万之争”,到如今恒大高调举牌万科A,万科已经成为资本追逐的“唐僧肉”甚至“壳资源”。11月19日,久未露面的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出席万科广深区域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万科A已沦为庄股。

  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自去年底险资等大幅举牌万科等上市公司以来,门口的野蛮人备受瞩目。近一年来围绕A股上市公司出现的举牌载体包括了资管计划、万能险、私募基金、合伙企业等多种形态。不少举牌方的资金来源和加杠杆方式一度引发市场质疑。

  对此,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态称,“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

  “野蛮人”如何变成“好孩子”?有业内人士认为,刘士余发言的背后其实更体现出资本市场分业监管的无奈与无力。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是否合规合法,证监会主管证券市场,对资金来源并无监管权。面对频频爆发的“野蛮人”举牌等问题,到底该如何处置的确是个大难题。

  大监管推动“野蛮人”转变

  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出,如何让一些险资从“野蛮人”变“好孩子”?除了证券监管者的“痛批”和保险监管者三令五申“保险姓保”外,或许还需要各部门联手,深入探究保险资金的投资之道,让保险资金真正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者。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讨论比较多的解决方案是推动大监管体系建设,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目前证券行业、保险行业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实际上,随着不断的发展,证券、保险行业已经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因此,分业监管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情况,从大局出发的大监管体系应该是趋势。

  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宝能系用万科股权的收购组织了银证保信各方面的资金,杠杆率高达4.2倍,从资金组织上是不违规的,但是这些组织的方式是蕴含了很多风险,需要监管部门堵上漏洞。

  在杨德龙看来,刘士余主席的这番讲话并不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收购和举牌。资金来源合法的保险资金对上市公司的举牌、收购等都是被允许的,而来路不正或者风险由客户承担的资金,才是监管的重点。如此才有利于维持市场的稳定,引导市场正确投资。

  ■ 人物

  刘士余历次发言强调“从严监管”

  2016年2月20日,拥有多年银行系统经验的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刘士余就任中国证监会第八任主席。自上任以来,刘士余一直低调行事,发言一向谨慎。

  首次公开亮相表态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表示,新主席的首要任务是监管。而监管思路很明确: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而监管的底线和目标就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8月31日至9月1日,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京举办了上市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刘士余在讲话中表示,要“通过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公司自身努力来解决‘形似而神非’的问题。要紧紧抓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及时全面这个牛鼻子。”

  据媒体报道,9月10日,刘士余出席上交所第七次会员大会。这一次,刘士余在致辞中再次明确强调:要“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重要理念,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

  此次刘士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表态,措辞之严厉,令在场人员和相关市场人士震惊。

  新京报记者 金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