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专题

数字化“破局”普惠金融难题

蚂蚁金服等中国新金融企业突围普惠金融困局;“中国普惠金融”创造全球新金融标准

2016年12月0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26岁的刘星毕业后回呼和浩特开办养殖场,三个羊场存栏1.5万只。刘星通过蒙羊集团了解可通过蚂蚁金服的扶农项目贷款:等羊出栏将羊肉销售给蒙羊,蒙羊通过天猫旗舰店进行销售。这种金融服务、销售模式使她摆脱了传统养殖户的困扰。

  湖南平江,熟稔豆腐乳、腊八豆等制作手艺的钟氏姐妹,希望把家乡的特产小食送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她们在家中开始经营手工作坊,借着口口相传,各路订单闻风而来,但姐妹俩的事业也开始遭遇瓶颈:现金流不足,精力、设备都远远不够。

  “普惠金融如何兑现”也是不久前财新峰会“普惠金融”专场的探讨主题。普惠金融机构中和农信和蚂蚁金服的合作模式成为论坛热议话题,而钟氏姐妹便是两者合作的受益者。今年初,中和农信、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利用各自在小微贷款和大数据能力方面的优势,把贷款等金融服务向小微创业者、农户等接受传统金融服务较少的群体延伸。

  得到消息的钟氏姐妹成功从蚂蚁金服贷款,雇用女工,扩大了作坊。如今姐妹俩一个专注生产经营,一个负责打理财务货款,生意开始顺风顺水。

  “中国正利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逐步建成的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发展普惠金融、减少贫困”,周小川在国际会议上阐述。

  如今,周小川的“普惠金融愿景”在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实践中迅速展开,更多像钟氏姐妹这样的小微用户正在从中获得尊严、希望和更好的生活。

  创业姐妹把特产小食卖向全国

  平江县的钟声、钟阳两姐妹从小跟外婆一起生活,耳濡目染学会做豆腐乳、腊八豆等传统手艺。姐姐钟声喜欢制作辣味小零食与朋友们分享,并在家中经营手工小食作坊,随着口碑日隆,订单蜂拥而来,但贫困山村里的钟氏姐妹却没有办法筹集到资金购置设备,扩大生产,家庭作坊备受压力。

  而国内老牌普惠金融机构之一的中和农信让钟氏姐妹看到机遇。一次偶然,姐妹俩通过农村发的小传单得知中和农信可以给她们这样的农户贷款,办理各种手续后,她们申请到5万元贷款。她们开始雇用女工并租下一间套房扩大经营。房间不大,但被女工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其中一处是钟声的工作间,她在这里重复姥姥留下来的操作配方,以古法制作腐乳、腊八豆、麻油剁椒豆豉等当地小食。

  成立于2008年底的中和农信服务钟氏姐妹并不容易。据中和农信董事长王行最在12月3日举行的财新峰会“普惠金融”论坛上介绍,中和农信在全国18个省份180个县的1700多个乡镇都驻扎了信贷员,8年过去,为超过百万的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178亿元贷款,72%的人从来没有在正规金融机构贷过款。虽成绩斐然,但庞大规模的信贷员走乡串户,单笔放贷规模不到2万,这样的传统小贷模式带来沉重的放贷成本,直接推高了农户的贷款利率。

  “互联网时代,中和农信在技术、产品、人才都有很大挑战。”王行最表示,和现代的数字金融结合让他对完成目标有信心。中和农信跟蚂蚁金服已经开始合作,利用蚂蚁金服的大数据和互联网以及云计算这样的技术可以对客户进行识别,可以降低融资的成本,提高中和农信的产品触达率。

  2016年初,钟氏姐妹成为首批中和农信+蚂蚁金服的合作受益者,再次获得5万元信贷。

  处于大山内的钟氏姐妹,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神奇魅力。她们开始有了数据意识,根据订单趋势,在经营上不断摸索,将产品精简到5种并打出“君子巷”品牌。目前,即使在淡季平均每月的销售额也能达到数万元。

  传统普惠金融受成本、技术等制约

  普惠金融在全球推广多年,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使命。但从全球看,推动起来并不容易。全球知名的普惠金融机构,1983年尤努斯创建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奋斗了30多年,累计发放贷款仅152亿美元。而在中国22年,其仅有一个项目存活。

  “我们经常听到政府担心所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知道有天生的原因,因为中小企业的失败率比较高、不稳定性比较大、风险比较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表示。

  实际上,针对小微企业、农民等主体融资、贷款难的问题,中国政府颇费心力,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指引。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5年规划,把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作为当前普惠金融重点服务的对象。

  然而,推行普惠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并不简单。不少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农户提供了普惠金融产品,但用户在信用数据方面的缺失导致风险评估难度大,成本居高不下。

  公开数据显示,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等机构对全球几百家传统小贷金融机构的调查显示,机构要想实现财务可持续,年化贷款利率平均需在26%左右。事实上,这样的普惠金融并不“惠”。

  在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看来,服务小客户要有特定技术,目前我国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的技术并不够。

  “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正如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所说,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服务的改变正在悄然进行。

  大数据+云计算助普惠金融破局

  中国普惠金融联席会会长刘克崮在财新峰会上表示,当前改善、丰富普惠金融技术和产品体系是关键,需要通过小组联保技术,免抵押、免担保、免财表的个人信用微贷技术,及打分卡技术和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依托这些技术根据服务对象特点开发相应信贷产品。

  刘克崮也肯定了蚂蚁金服,认为它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国内企业代表。

  公开资料显示,在今年双十一期间,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的普惠信贷产品网商贷、旺农贷等为133万双十一卖家提供了信贷服务,累计放款额近500亿元。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延展,基于支付场景的小额消费信贷开始惠及传统信贷无法覆盖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花呗”是蚂蚁金服另一款普惠金融产品。双十一数据显示,“花呗”在双十一全天完成超过1亿笔信贷支付,撬动消费总金融268亿。其用户中47.5%是90后,而60%的人都没有得到过信用卡。

  “蚂蚁花呗大概50多位员工,平均每个员工服务用户200万,从准入到消费阶段的监控、事后管理,全部是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来进行。”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介绍,花呗有10万多个数据纬度,100个预测模型,每天处理的数据量有2亿条左右,这些保证花呗的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我看来就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黄益平教授曾表示,“以蚂蚁金服的小贷为例,有上百万的网商在网上做交易,在蚂蚁金服申请贷款三分钟就可以搞定”。他认为,通过对客户海量行为数据的分析,大数据风控做到了有效可靠。

  最终,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普惠金融实现“普”,大数据、云计算拉低成本实现“惠”。

  数字技术全面“加持”普惠金融

  不过,除了高效率、低成本带来的“普”和“惠”,普惠金融本身也意味着可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在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看来,不只是支付、融资,普惠金融还应包括理财、保险、信用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低成本、广覆盖。

  这背后,是数字技术对金融服务的全面“加持”。

  在今年的杭州G20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概念正式提出。G20峰会要求各成员国在可能的情况下需要利用数字技术,为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或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高质量、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峰会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涵盖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支付、转账、储蓄、信贷、保险、证券、财务规划和银行对账单服务。

  “从长远看,数字化是未来普惠金融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和探索》报告认为,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搭建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在平台上推出理财、小贷、保险、征信等众多领域的普惠金融产品的产业模式值得肯定。

  蚂蚁金服在2015年启动“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将在5年内帮助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从公开数据来看,这一战略正在显效。

  王行最在财新峰会上表示,和蚂蚁金服合作,可以增加金融产品丰富性,在理财、汇兑、保险等方面拓展,使中和农信未来的普惠金融产品更加丰富。

  蚂蚁金服CEO井贤栋介绍,今年双十一,蚂蚁金服联合了境内外超过200家金融机构、支付组织为包括淘宝、天猫在内的电商平台提供全方位新金融助力。双十一当天,支付宝协调全球银行完成的支付峰值达到5.4万笔/秒。

  在保险领域,其间蚂蚁保险平台与人保、泰康等9家险企合作,推出基于消费场景的众多“消费保险”产品,实现总保单量6亿笔,总保额224亿元。

  这些被保障的产品也有湖南平江钟氏姐妹的小食品厂生产的一份。目前,通过贷款钟氏姐妹的小食品厂已经接入蚂蚁金服的服务平台,可以进行还款和账务管理,小小的支付宝客户端把她们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她们的数据和信用开始在蚂蚁金服平台上积累。这意味着,她们有望获得更大的授信。

  姐妹俩谋划着在食品厂形成规模后,采购更多设备,把味美价廉的腊八豆卖到全国。

  新京报记者 陈鹏 侯润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