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阅读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扫一扫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这一周,书评君的微信公众号是新京报“2016年度好书”评选的舞台。从12月1日到12月6日,我们陆续推送了“2016年度好书”之文学、再版、社科、经济、国故、新知、教育、生活、历史、儿童、艺术、畅销等12个门类的初选书目与读者投票。并在12月9日,发布了全部120本年度好书入围书单。我们收到的回应,是63792份选票,以及累计超过20万的点击。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众号这个新的平台,让我们的评选并不限于编辑部与专家评委的商定,而是成为了有更多爱书人参与进来的聚会,让阅读本身,即成为一场流动的盛宴。

  这是阅读的力量,是书评周刊历久弥坚的信念。当我们追索社会热点如聂树斌案,思考人生意义之“空心病”,所能达成的开阔和力度,沉潜与内省,都是依托阅读所赋予我们的能量。当我们关注写作者的探索,品评艺术家的新作,所能凭借的细腻感知,也同样是来自阅读的浸染与熏陶。在阅读的路上,请与我们继续同行。

  观察

  “疯狂学而思”是一面镜子

  教育一直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领域。有关“疯狂学而思”的全媒体大讨论过去不久,我们重新观察和思考这一现象。《所谓“疯狂学而思”,只是学校教育不完善的产物》这篇文章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面对如此有中国特色的局面,我们应该控诉和警醒的,真的只是“商家辅导班”吗?

  以学而思为代表的辅导机构,正像是一面镜子。无论是“小班授课”的宣传,还是以高薪和明确的标准“攫取人才”,抑或是通过辛酸的“点招”跨区进名校的通道,“学而思”们所能够提供的代偿,皆是深刻反映了今天学校教育的不尽如人意与缺失。这篇推送收到了各种不同声音的评论:有人感慨现在公立学校教师的待遇太差,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有人怀疑这是“洗地”——然而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正是学生们不再需要辅导机构的那一天;有大学生回顾学而思在中学时给自己的帮助……这正是教育问题的重要,关系到几代人的人生。

  聂树斌无罪,应该是个开始

  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这桩在近十年一直备受关注的案件,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在众多关注与报道中,书评周刊推送了《如何减少冤案的发生?》一文,结合聂树斌案、杜培武案和《冤案何以发生》一书,探寻冤案的发生之因和救赎之道。

  我们都会想象一个承平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公平与正义能够得到完美的实现。可惜这样的世界并不存在。在这个世界中,不完美的司法人员实施着不完美的司法制度。中国的几件冤案中,纠错程序迟迟多年不能启动,正是因为在权力的主导下,本应追寻真相、追求正义的刑事司法程序一再地“变形”,异化为制造冤案的不义之源。

  写作

  沈诞琦,挑战“小说”的域外写作者

  沈诞琦,一个在美国居住了十几年,日常远离中文世界的年轻写作者。她在无法忍受的语言隔绝中,开始构思小说,一个关于异乡人的故事:加纳的棺材匠、巴西的选美小姐、帐篷里长大的吉卜赛人、即将封闭的作家、从不拍照的摄影师……在非虚构人物传记《自由的老虎》之后,沈诞琦的新作是小说集《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

  我们采访了沈诞琦,推送了《一定要有什么风格才能叫小说吗?》。《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中大量意义难以捕捉的词汇、生疏的短语搭配、陌生感十足的中文句式……刘瑜称她是“多面女巫”,评价她的小说“离奇”,作家金宇澄也说她“描绘了在地文化的魅力”,而沈诞琦自己却说:“这是我天然的语言,甚至是唯一的语言,想当然的语言。”她想要挑战“小说”本身:“小说究竟是什么意思?一定要有什么风格才能叫小说吗?”

  你看,作家的脸

  《人不可貌相,但作家可以》这篇推送,不出意料地让许多读者痴迷。是啊,文学的魅力纵然是在文字之间,但读了一本又一本令人迷醉的书,谁又能不好奇写出这书的人,和这人的脸呢?当见了照片,不是常有这样的感觉吗——-对!就是这样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书评君的这篇文章,就专门写“看脸”这件事,卡夫卡忧郁的眼、勒克莱齐奥年轻时的尖锐和晚年的和蔼,自然睿智的黑塞、仿佛天生戏剧家的达里奥·福,当然,还有优雅又不乏神秘的辛波斯卡,宛如来自冰雪世界的阿特伍德……在文学中波荡已久的人才能把“看脸”的文字写得这样让人着迷。此文读罢,留言的读者们纷纷开始“点播”此篇未被写到的作家,期待能解读更多的“作家的脸”。

  文艺

  中国二十四节气遇到日本文化

  12月7日是大雪节气,我们用一组妙趣横生的节气插画作为“庆祝”。在中国之外,二十四节气同样也早已沉淀为日本的传统记忆。这组插画和配文的作者都来自日本,富有幽默感和想象力的画家佐藤雄治在每一幅画中都画上了扮演着各种“角色”的富士山,而文字部分的作者俵万智,用有韵律感的文字讲了一个个“小故事”。

  看到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在另一国度落地生根,更证明了刚刚入选非遗的二十四节气的丰富魅力。另外,这组作品还提醒我们,尽管大多数人都已经远离了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的农业生活,但依然可以从对一杯热饮的渴望,从一阵温柔的春风中,感受到节气的韵律。我们依然离自然很近。

  《你的名字。》比国产动画电影强吗?

  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上映一周,口碑爆棚。尽管有不少骨灰级动画影迷表示这部作品明显还有很多不足,但它确实火了。还有人联想到曾引起诸多争议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同样是讲述“守护所爱”的故事,怎么《你的名字。》就票房口碑双丰收,国产电影就落得个“还是欠火候”的名声?

  书评君用《〈你的名字。〉究竟比国产动画电影强在哪儿?》,聊聊同样是动画电影,《你的名字。》赢在哪儿,国产动画电影差在哪儿。答案有很多种可能,但其中最简单,最朴素,但却又最被我们忽视的,就是“叙事”。如何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有本质的差别,或许正是我们最应当向《你的名字。》借鉴之处。

  人间

  一个有关“人生无意义”的故事

  前段时间,四成北大新生患“空心病”的新闻,引起大家热烈讨论。所谓“空心病”,是北大徐凯文老师提出的概念。它的典型症状是不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活着”。关于这到底是不是“病”引发了许多讨论,一种声音认为,所谓“空心病”,其实正指出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甚至是人们不敢面对的真相:人生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终极问题大概不会有“正确”答案,但书评君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在“意义”困境中挣扎的人的所思所想。在《是啊,人活着没有意义,然后呢?》中,作者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怀疑、挣扎与寻求,讲述了她寻找“意义”,最终与“无意义感”共存的故事。这篇看似私人的体验获得了极多的共鸣与回应,有人说“谢谢你,让我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挣扎!”有人说“对虚无,要有足够的谦卑”……是的,看似渺远的对“意义”的追问,有着你或许不曾想到的普遍性。

  □新媒体观察 李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