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之言
市场对美国经济、特朗普“新政”和美联储的加息前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乐观情绪,这是美联储加息后美元指数暴涨的主要原因。
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引发美元指数飙升,2003年4月以来首次突破102,非美货币、黄金、债券和股市则普遍重挫。15日央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飙升261个基点,银行间市场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开盘击穿6.93,创年内新高。
美联储12月加息并不意外,此前市场对此已有一致预期。意料之中的事情却导致全球市场巨震,主要原因就在于美联储暗示2017年可能继续加息2-3次,这比9月份会议时的最多加息2次有了明显变化。
自特朗普11月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市场对特朗普扩大基建、扩大财政开支、提高关税、降低所得税等政策的实施前景存在“过度看好”的嫌疑。华尔街一改对特朗普当选前的冷漠态度,转而极力鼓吹特朗普“新政”对拉动美国就业和推升通胀的积极意义,美元指数从而获得巨大支撑。美联储对2017年更为乐观的加息预期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对特朗普“新政”也持积极态度,美联储也明确表示“一部分FOMC委员在预测2017年利率时纳入了财政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很大程度上美联储12月加息后市场的剧烈反应是“特朗普热潮”的延续,尽管耶伦表示经济前景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自动忽略了耶伦所有偏向鸽派的言论。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特朗普的政策承诺还是美联储2017年的加息次数,其实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特朗普“新政”的实施难度非常大,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之间甚至是矛盾的。举例而言,特朗普希望通过促进美国企业回归本土、提高关税等办法增加美国就业,提高美国工人收入。但大幅度提高关税一方面必然增加美国的进口成本,进而提高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一旦引发大规模贸易战也会影响美国的出口行业,这会直接影响美国的就业,特别是影响特朗普试图大力帮扶的蓝领工人。降低所得税的确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收入,但一旦美国企业回归本土,则必须面对高涨的生产成本,如果产品价格提高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降低所得税也未必能够确保企业的生存,而这也不利于美国就业市场的长期稳定。
不难发现,市场主流舆论目前热炒特朗普“新政”的光明前景存在过度乐观的风险,而就此对强势美元寄托过高期望也在逻辑上存在问题。特朗普“新政”的重要内容是重现美国制造业的辉煌,但美元指数的强劲升值必然直接恶化美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这明显不利于美国就业的长期改善。此外,美元汇率大涨也会降低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回报,因为海外分公司的收入在折算成美元时必然遭遇巨额汇兑损失,而一旦美国的公司盈利和国际竞争力受到强势美元的负面影响,必然对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美国股市形成压力,这必然会对美元资产的国际吸引力构成负面影响。
再看美联储,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的“信用记录”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美联储在2014年就开始引导市场的加息预期,但直至2015年12月才真正启动加息进程;2015年12月美联储暗示市场2016年将有4次加息机会,2016年美联储多位官员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多次加息,但最终直到年底才加息一次。面对2017年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美联储目前虽然暗示将有2-3次加息机会,但从历史经验看,变成现实的可能性非常低。
总体来看,市场对美国经济、特朗普“新政”和美联储的加息前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乐观情绪,这是美联储加息后美元指数暴涨的主要原因。虽然美国经济在全球发达经济体中一枝独秀,但过度乐观的预期一旦遭遇现实的打击,美元后市可能出现较大波动,虽然未必会扭转美元的基本强势,但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是大概率事件。
□韩会师(外汇专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