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三年了,书评周刊的信念历久弥坚——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人会认为,某个地方还有神秘的面纱不能被富有创造性的人类所发现。这个时代如此看重效率,如此迅速的发展、变化、竞争和革新,令人悲哀的是,这通常以抛弃某些价值为代价。但我们相信,有一种价值人类无法割舍——对精神领域的探索,它从阅读中产生。
书事
这些2016年的书名让人脑洞大开、无言以对
大家都知道,做图书出版不是一件容易事。每本书都希望在茫茫书海中吸引住你一瞥之间的注意力。所以,怎么取个成功的书名,是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个让无数图书编辑头疼的问题。
在编辑们辗转难寐、焦头烂额的头脑风暴之下,我们就有缘见到了不少神奇的书名。比如前两年的一本《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就让人过目不忘,尽管书里讲了什么,一直没有去了解过。
在《这些2016年的书名让人脑洞大开、无言以对》这篇推送中,书评君跟大家聊了聊各种令人过目不忘的有趣书名。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陌上谁人依旧,固守流年》,《时光阡陌,你一直未曾走远》……你猜得到这些书的作者是谁吗?是胡适之、梁实秋跟周作人。这样的搭配是不是令你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套书?你还能想到哪些令你脑洞大开的书名,不妨来书评君的地盘看一下,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这些从未辉煌过的书,仍被默默热爱着
古语有云,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那书呢?书亦有衣,或华丽,或清新。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百花文艺出版社开始有计划地出版一系列小32开规制的书,人称“口袋书”,又称“百花小开本”。其装帧设计颇为讲究,无论是封面绘画,还是书名字体,抑或颜色构图,都仔细雕琢,精心打磨。
如今风靡的手工痕迹、匠人情怀,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做书时代早已存在。不仅如此,“百花小开本”更是收录了孙犁、季羡林、巴金、叶圣陶、冰心等名家名作,以及现在仍被我们熟知的黄永玉、宗璞、邵燕祥、冯骥才、贾平凹、赵丽宏等作家的散文随笔。
在这篇推送中,我们根据《那时书妆:“百花小开本”散文书衣》一书中收录的一百本“百花小开本”的封面,展现了三十多个设计的设计理念和技巧。希望“能够给当代过度依赖电脑设计图书封面的出版界带来一点儿启示,一点儿借鉴,一点儿思考”。
纪念
重寻小津:最深的悲伤,不是哭泣
12月12日,我们用《重寻小津:最深的悲伤,不是哭泣》来纪念日本著名电影人、导演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小津出生;1963年12月12日,小津去世。12月12日,既是生日,也是忌日。整整六十年,这是人生一个轮回。
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贪嗔痴……对于人生种种悲伤之事,大概每个人都会发展出一套面对的法门。在电影世界中,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种种沉重的痛苦,小小的温情,表现得最妥帖恰当,又游刃有余的创作者,小津安二郎可能是表达最得精髓的一个。
小津在电影中用最轻最淡的台词与镜头,来表达人生最重的痛苦与悲伤。而对于小津的离去,我们的纪念与重访,也带着同样的心情。最轻与最重的,都在其中。
热点
他唱出的爱情,让所有人都想拥有
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北京时间11日凌晨),2016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音乐厅举行。如同事先许多网友猜测的一样,鲍勃·迪伦最终未出席颁奖典礼。但毫无疑问,典礼仍然是大家关注的一大焦点。鲍勃·迪伦也向评委会递交了获奖感言。
《他唱出的爱情,让所有人都想拥有》是我们对这一关切的回应。迪伦的挚友、美国民谣女歌手帕蒂·史密斯在颁奖典礼上演唱了鲍勃·迪伦的名曲《暴雨将至》。这歌声让我们想到迪伦的作品拥有的无穷感染力。瑞典学院成员、诺奖评委贺拉斯·恩达尔教授宣读了鲍勃·迪伦的颁奖辞,其中提到,鲍勃·迪伦用他的作品,改变了我们对关于诗歌可以是什么,以及诗歌可以如何作用的观点。对于为何鲍勃·迪伦属于文学的最直接的回答是,因为他的歌曲之美隶属最高等级。这种文学之美,正如同他所唱出的爱情,让所有人都想拥有。
校园欺凌,是否无处可逃?
最近,中关村二小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被欺男童的家长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和孩子所受到的刺激,提出校方需要“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共鸣和声援,也让“校园欺凌”这一普遍却隐秘的现象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但在巨大的舆论风潮之中,中关村二小认定该事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校方这一“反转”的努力引发了进一步的争议。——关于校园欺凌,我们从没有明确的标准,也一直难以找到好的解决之道。
“霸凌”与“玩闹”的分界在哪里?如何避免霸凌的发生?如何应对“霸凌”造成的创伤?在这篇推送中,书评君分别采访了心理咨询师和一线小学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思考这一严肃的话题;同时也推送了河合隼雄的《孩子与恶》,去看见孩子身上存在的“恶”,以及大人该如何处理这种“恶”。
为什么这个社会越来越粗鄙幼稚?
我们发现,周围的人越来越容易发脾气,也似乎愈发擅长将每一次和他人的小摩擦,升级为谩骂和动手。
地铁站、公交车上的相互推搡、不小心踩踏或拥挤后火药味十足的呛声;医院里肆无忌惮的挑衅,甚至伤及医生性命;网络语言暴力更是难以遏止,站队、诋毁、人身攻击……似乎人人都变得敏感多疑,稍有不慎,触碰到不知哪根神经,便会引爆雷区。凡此种种,让人心生畏惧和厌恶,却又似乎无力改变。
中国的粗鄙化似乎已成为一种文化病和一种社会病。我们的怒气和怨气从何而来?为什么身为成年人,却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动辄便像婴儿一样歇斯底里?是什么为这种粗鄙和幼稚提供了土壤?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最近出版的新书《巨婴国》中,对中国人、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我们这篇推送则是结合“巨婴”理论与我们的观察,对上述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本期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