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科大卫 幻想的历史需要被考证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在《古史辨自序》中,顾颉刚提及常有人问他讨论古史的结果怎样。他答:“现在没有结果。我们现在的讨论只是一个研究的开头呢,说不定我们一生的讨论也只是一个研究的开头咧!”考辨中国古代史的论文集《古史辨》自1926年至1941年陆续出版,顾颉刚成为“古史辨派”的创始人,中国史学界疑古辨伪的风气就此大开。

  顾颉刚在北大求学时,中国学者已普遍受到西学的影响。一些偶像不攻自倒,考古学的发展亦反映出历史文献背后的真相。“又欣快,又惊诧”,在上世纪20年代,他“终至放大了胆子而叫喊出来,成就了古史讨论”。

  《古史辨》出齐之后的几十年间,中国学者在社会时势、学者境遇的变迁中,囿于意识形态、学术环境的局限,未尝不曾走过弯路。但始于章太炎、发轫于胡适而上轨道前行的整理国故之道未断。在更为多元的学者参与中,它走向对历史幻想的检视、对历史真相的追溯,以及对历史认知的校正。

  当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者科大卫(David Faure)的《明清社会和礼仪》出现在书评周刊国故类年度十本推荐书目中,国内历史学者刘志伟评价说:这说明顾颉刚的这条路我们还在走,即使过了近一个世纪,走得也还不错。

  在思想的开阔与胆识方面,科大卫与顾颉刚确有共通之处。他又在近一个世纪后,将历史学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认为历史学者应结合田野活动的观察,获得从文献中看到田野的想象力,否则,“他或她只是一个抄袭的机器”。

  跟随科大卫,一段探索明清社会真相之旅即将开始。明太祖一声令下,天下四方便自然遵循?天地会的兄弟,真的密谋推翻朝廷?“多少我们以为是实体的名词,只不过是思想上的认同”。谁认同谁、凭什么去建构认同,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可以利用什么概念来做建构的根据,则是研究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像剥洋葱一样,在层层求索中看到真相,这是历史研究的目的所在。当它成为历史学者的共识与职责,成为更多人的历史素养,便会对当代形成警示,因为任何时代有意、无意为之的幻象终会在后人追索中回归真相。

  新京报记者 孔雪

  详见B02-B03·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