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家长要学会发现“蛛丝马迹”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走出霸凌的伤害,不需要把孩子定义为受害者。父母要让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经历了什么。图/Gettyimages

  【应对校园欺凌之家长做法】

  如果孩子能从父母身上体会到爱与安全感,父母能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有足够的关注,校园欺凌事件的萌芽就能被及时遏制。即使不幸发生校园欺凌,家长如能根据情况适时出面干预、与学校理性沟通,也有助于孩子尽快走出校园欺凌的阴影。这一切,都与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密切相关。

  ■ 预防

  孩子隐瞒不报 或源于亲子沟通不畅

  Q:孩子遭遇欺凌为什么不愿意和家长说?

  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钱志龙:许多中国家长往往并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孩子求助时也不能给予正确回应,如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或冲突,过度保护的家长可能会有过激情绪,有些家长则会觉得“多大事儿呀,打回去就行”。亲子之间没有顺畅的沟通渠道,孩子也就不愿意再求助于家长。

  所以,我不认同校园欺凌具有隐蔽性,家长难以及时发现这一说法。孩子不是专业演员,在遭受校园欺凌后,一定会表现出羞耻、恐惧、愤怒中的一种或所有三种情绪,关键在于家长平时是否对孩子的情感、心理有足够的关注,是否能够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变化。很多家长往往在孩子放学后只关心作业做了没、考试考得怎么样,却不关心孩子一天在学校都经历了什么。家长不能在出现校园欺凌问题后,才开始这种亲子交流,而应从孩子上一年级起就逐渐构建顺畅的亲子沟通渠道和亲子交流习惯。

  Q:哪些细节提示孩子正遭受“校园欺凌”?

  ●身上有无法解释的伤口。

  ●丢失或损坏的衣服、书、电子产品、首饰等。

  ●经常性的头疼胃痛,感觉不舒服或假装生病。

  ●饮食习惯的改变,比如突然不吃肉或暴饮暴食。孩子可能从学校回家时很饿因为他们没有吃午饭。

  ●难以入睡或经常性做噩梦。

  ●成绩下降,对功课失去兴趣,或不愿意去学校。

  ●突然没有朋友或者避免社交场合。

  ●觉得无助或自尊心下降。

  ●出现诸如自残、离家出走、谈论自杀等自我伤害性的行为。

  (以上信息来自美国反校园霸凌网站stopbullying.gov)

  告知孩子底线 帮凶者无异于施暴者

  Q:如果孩子说起看到别的同学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该怎么办?

  某不愿具名的司法从业者:家长得让孩子明白“友谊”的小船该翻也得翻。对旁观者而言,为欺凌者提供呐喊助威等心理支持,在助威中有可能接受欺凌者安排拍摄视频,或帮助控制被欺凌者——这些帮助行为都是转化为帮凶,帮助人的性质和欺凌者是同样的。一般情况下,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等同于欺凌者的行为,在处罚上会有轻重的差异。刑法上也采取共同犯罪的理论,会对参与呐喊助威的旁观者的行为,苛以实施者相同的定性,接受严厉的刑事处罚。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当有人拉着去旁观时,不要因为面子不好意思拒绝,甚至被威胁跟去;要分清楚,这不是朋友义气,而是违纪违法的行为,这不是友谊的小船,而是贼船,该翻也得翻。

  Q:哪些细节提示孩子可能正成为“欺凌者”?

  ●习惯于肢体或言语争斗。

  ●朋友中有校园霸凌者。

  ●变得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经常被带到校长室或被放学后留校。

  ●有额外无法解释来源的钱物。

  ●因为自己的问题责怪他人。

  ●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好胜心强,担心自己的名声或受欢迎度。

  (以上信息来自美国反校园霸凌网站stopbullying.gov)

  ■ 应对

  家长出面并非让孩子放弃承担责任

  家长在哪种情况下应该亲自出面帮助孩子解决?

  倪志勇:我认为,需要家长出面的情况分为几种。一种是孩子受到某个孩子或某几个孩子的多次欺凌,具体而言,4-5次以上就算频率比较高,孩子肯定也是在其中做了一些努力却没有结果。第二种是出现了身体伤害,哪怕是轻微的摩擦,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第三种是孩子的心情极度低落,长时间不能从事件和情绪中走出来。

  有人认为,孩子的事情最好能让孩子自己解决,有利于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听起来貌似很有理。但不能什么事都由小孩子去摸索试错,有时孩子还不一定明辨是非标准,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弱势一方的孩子心理已处于极度负面低落的情绪状态,任何信息都已经无法输入孩子的头脑。

  让孩子逐步承担与年龄特点相符的独立处理责任,与家长适时出面干预并不矛盾。在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单独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家长可以亲自出面单独解决或者陪同孩子一同解决。当然,家长亲自出面帮助孩子解决,并不是让孩子放弃承担自己的责任。

  理解孩子,就是要理解孩子的内在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思维与想法。让孩子感觉与我们始终紧紧相连。如果家长不出面,在家给孩子一个拥抱,加上几句暖心的安慰,都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

  是否可以先放下“原告”的身份

  家长出面帮孩子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时,如何更好地与学校沟通?

  钱志龙:当发现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时,家长一定会有激烈情绪,这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疏导转移。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家长得明白最后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家长和学校目标一致,都是希望解决问题,让孩子未来身心健康,那么是否可以先放下“原告”身份,也考虑对方孩子,甚至设想如果是家庭中的几个孩子发生类似行为,家长会怎么处理。当然,这对情绪中的家长来说很难,但这有助家长更理性地应对,也避免家长的过激行为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不需要把孩子定义为受害者

  制止霸凌行为后,家长如何帮孩子走出“校园霸凌”的阴影?

  李松蔚:制止霸凌行为是第一步。即使停止了伤害,即使诚恳地道歉,即使理想状况下每个人都愿意善待被霸凌者,要让被霸凌者和他人的关系恢复正常,也是件无比困难的事。

  想要提醒家长的是,走出霸凌的伤害,并不需要把孩子定义为受害者。这个区分很困难。太多人分不清“保护自己”和“把恶人痛打一顿”的区别,以至于教孩子的时候,常常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他们不是教孩子理直气壮地提出:“停!你们不能这样对我。”而是更习惯于把自己的恐惧和愤怒投射给孩子,让孩子练跆拳道,然后教他“谁敢欺负你,就给我往死里打!”以为这样才足够。

  父母需要让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经历了什么。这是最难的一点。孩子知道自己受到了伤害,但为什么受到这些伤害?是因为自己犯了错吗?还是因为自己是“受害者”?孩子需要理解这些事。不管有多难,孩子都要学习与身边的人建立关系,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边界。

  (点评专家:钱志龙,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道禾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李松蔚,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倪志勇,学之郎情商教育创始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