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书评周刊·决选书单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书评周刊·决选书单
下一篇

艺术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藩屏:明代中国的皇家艺术与权力》

  作者:(英)柯律格

  译者:黄晓鹃

  版本: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

  二十余年来,在明代艺术社会史领域,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无疑是领军人物。柯律格留意到一个现象:“利玛窦现在声名显赫,建安王则默默无闻。”文献记录和历史书写可以放大利玛窦的影响力,但在明代的社会语境中,二人的地位却完全相反。“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藩王对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有特殊作用,但是在多年积淀的历史书写中,史学家们或无视他们的存在,或对他们持有敌意。柯律格坦言本书“有意成为一部修正主义历史学的作品”,也就是将注意力从艺术史研究者习见的利玛窦一类的“文人”,转向建安王一类的“藩王”;从江南的“中心”,转向湖北和山西这类的“外围”;从“文人画”转向建筑、园林、陵墓、拓片刊刻。即:将明代藩王们重新拉回权力世界的中心位置,确立他们作为文化项目的开创者和维护者的重要性。柯律格一直善于运用西方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自创新腔,别开生面。虽然本书中诸章,像大海中的岛屿,还不能使人一窥“藩屏”世界的全貌,但柯律格对于这片海域的指示,特别是对于藩王们“一种知识和权力装置”的判断,极富启发。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系教师)

  《杨先让文集》(全四册)

  作者:杨先让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读着读着,便越来越觉得不是在读书,是坐在老者身边听他讲述。阅读中可以转译出不同情绪的语调和力度,甚至顺带的动作与手势:有时激情四射,有时和风细雨,有时拍案而起、怒向刀丛,有时雅兴大发出口成章……我越发喜欢这种说话式的写作,如书中留声。能说会道的人到处可见,但能把“说道”凝固成为有精神价值的再现形式,一定是有历史使命感的人所为。和他的《黄河十四走》不同,这部文集不是学术著作,也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的传记。杨先让是个有感而发的性情中人,有话就说是他的本色——最早有1954年说董希文的《春到西藏》,也有1979年说彦涵的《穷而后工》;有1981年说在外地偶遇《向我招手的小伙子》,也有1997年说歉疚父母的《永远的忏悔》;有2001年说乡村粗口风俗的《见怪不怪》,也有2015年才说的自己的《订婚》……随时随地立说更多显现了作者当时真实的视野与看法,也记录下一个老画家活力生命内在丰富多彩的表情。我竟然忘了这仅仅是一部书,即使再大的部头,又怎能盛得下久远的生命历程!

  □吕胜中(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

  《民歌笔记:田野中的音乐档案》

  作者:魏小石

  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年9月

  以所谓“音乐档案”,《民歌笔记》把技术时代糟蹋得浮躁而风骚的民歌还归乡野、大地,还给了一个个锲而不舍、乐此不疲却沉默的歌唱者,还给了一个个“面朝黄土”的行吟诗人,还给了生活本身!

  虽然封面标明了“旅行家游观系列”,但受过音乐人类学科班训练的八零后魏小石,既没有把活态的民歌写成“到此一游”式的抒发小感慨的心灵鸡汤,也没有故意写成艰涩难懂、深不见底的民族志诗学。相反,他以自己一路走来的望、闻、问、切,告诉人们:民歌不仅仅是在话筒前、荧屏里、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一个个感人泪下的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性情、执念,是一个个族群残留在心中或骄傲或伤痛的集体记忆,也是每个时代的传唱者对其所置身的现实生活的理解与回应。对魏小石而言,民歌绝对不仅仅是用来听的声音技艺,民歌同样是可以默观、品读、回味与沉思的视觉艺术。

  与此同时,以他用脚绘制出来的色彩斑斓的“民歌地图”,魏小石也在悄无声息地警示人们:汉族民歌版图的萎缩!为何如此?——《民歌笔记》给读者抛出了巨大而沉甸甸的问号。

  □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