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能选择,总归是件好事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美国文明三部曲》
作者/编者:钱满素
版本:东方出版社
2016年11月
梁文道
作家与酒的爱恨情仇
《萨利机长》
扫一扫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叶芝诗集《寂然的狂喜》和青春版《红楼梦》都在书籍设计上下工夫,为什么读者反馈的观感会不大一样?同期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远不及《长城》,为什么仍有不少观众会觉得《长城》辜负众望?

  读者和观众似乎在面对林林总总的精神食粮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总归是件好事情。更开放的态度能让人去比较和思考到底哪些是好书和好电影。即便众声喧哗,无论选择是什么,存有多大的争议,但能有选择是我们最大的共识。

  不再追随虚名,不必囿于偏见,回到创作本身,回到人本身。打动人心的作品一定是有温度的。或暴露人性的弱点,或张扬生命的光鲜。正因为人不完美,会犯错,所以才需要通过程序和制度来弥补和平衡。“萨利机长们”和大部分美国选民都有判断失误的可能,所以更需要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尽可能避免更大的灾难发生,毕竟由此造成的风险,最终可能会落在每个人身上。

  青春版《红楼梦》“纵然生得好皮囊”

  半个月前,由新世相和果麦文化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红楼梦》粉红套装高调亮相。抱着试图让《红楼梦》“在现代城市里重新流行起来”的愿望,新世相称“专业团队历时3年、重新校订”做出“225年出版史上优质校本”。我们推出《青春版红楼梦让新世相引发众怒,它做错了什么?》,就是想探究,经典与流行、形式与内容之间是否无法避免地存在距离和隔阂?图书营销究竟应该坚守怎样的底线,才不至于使文化繁荣幻化成文化泡沫?

  到底是批评者太刻薄,还是仅凭粉红的外观、轻便的开本、皮套的质感并不能真正使书更“优质”?通过颜值或噱头让更多人捧起《红楼梦》,而并不在乎内容上是否更精进、专业、准确,真的是做书人和读书人所追求的吗?现代阅读当然欢迎更加多元与开放,也鼓励在形式上有所创造和突破,只是无论何时都当怀着颗敬畏之心,正视3年和225年的遥远差距,否则最终恐也难逃“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的下场。

  热点

  美国正式选出总统 隔着大洋的我们是否看得清楚

  选举人团制度意味着距离11月9日美国大选结束已经四十多天过去了,但还不算完,必须要等到美国当地时间12月19日选举人正式投票,按照他们所在州的选举结果正式把特朗普选出来才作数。当然,历史上也有“失信选举人”的先例,只是两百年来,他们从未影响到选举结果。我们在20日推送“十问”栏目的第三篇,正是聚焦美国总统选举制度。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钱满素为我们细数影响和改变美国的那些历史时刻,指出美国民众对于民主选举的“共识”远大于“分歧”。在她看来,特朗普的获选,跟“民粹主义”主义无关;即便民主“众声喧哗”,但仍是迄今为止最值得追求的制度:民主不可能完美,但相较于其他制度,民主能“更为合理地解决人类遇到的和将会遇到的问题”。

  阅读

  梁文道 你每天还有多长时间读书

  从当初的《开卷八分钟》,到如今的《一千零一夜》,梁文道把对阅读的普及和推广从电视带到了互联网。在传媒界不断吵嚷转型的今天,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从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人转型成功的代表。我们推送《你每天还有多长时间读书》,就是想观察在被很多人感慨“世风日下娱乐至死”的今天,是否还有相当一批踏踏实实的读书人,坚持自律,通过严肃阅读汲取文化营养。梁文道提及,“无论工作多忙,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每天还会保证六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很多读者在留言中分享他们每天坚持阅读的体验。碎片化的时间并不意味着阅读本身一定是碎片化,如何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辅以恒心和毅力,阅读定不会亏待自己。

  书事

  纸质书的前辈们,有你我无法想象的模样

  透过《极简图书史》回望书籍演变的历史,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比如,关于数学知识的最早证据竟然是一块狒狒的腓骨;《吉尔伽美什史诗》和《永乐大典》上都有关于洪水的记载;远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波斯人就有用星座描述恒星的天文学著作;荷兰一本航海指南《旅程》间接导致了欧洲对东亚的殖民统治;第一次使用照片作为插图的书籍是本关于英国海藻的图集;连载这种形式最初是狄更斯发明的营销手段。

  书的演变同时也伴随人类历史共同的记忆。遭到宗教迫害的犹太人印制了历史上非洲第一件印刷品《亚伯拉罕书》;由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 出版是启蒙运动的天然磁石,永远改变了欧洲文化的轨迹……悠长历史前,探望书籍的前辈们,我们总会怀有更多的敬意与勇气。

  写作

  作家与酒的爱恨情仇

  菲兹杰拉德、海明威、约翰·契伏、雷蒙德·卡佛、爱伦·坡、威廉·福克纳……这些酗酒的作家一生与酒精相爱相杀。菲兹杰拉德曾经这样说作家,“如此恐怖糟糕的职业,每日久坐不动,每晚彻夜无眠,遭遇永不止境的自我否定与不满”,这段话让今天也在苦苦挣扎写字的书评君读到仍然直击心底,唏嘘不已。《喝干这杯威士忌,坐在打字机前像上帝》看上去好似游戏之作,实则反映作家深陷酒精背后孤独的人生挣扎。逃避是酗酒的因,他们痛饮过后痛哭,渴望过后绝望。逃离路上,或者终将通过信仰抵抗,注定天生就要写作的人,只要坐在打字机前就会充满力量,“喝或不喝,对写作的信仰不灭”。

  观察

  《萨利机长》如何吸取空难教训 谁来保障生命安全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萨利机长》看后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冷气,有着丰富飞行经验的萨利机长,面对飞鸟袭击的突然状况,成功将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保证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可事后仍面临事故调查组和听证会的质疑和诘难。空难的教训如何吸取,调查人员需要秉承怎样的原则才能避免矫枉过正?现实中的“萨利机长们”,以及关系到普通民众生命安全的民航系统,在关乎生死一线的紧要关头到底有着怎样的考量?我们可以正视人性的弱点,只是如果由此引发的后果在特殊的行业有可能危及人命,那又该做何抉择?《萨利机长》所引发的探讨是严肃且复杂的,在此时此刻谈论“信任”与“尊重”,不仅关系人性,更加关系人命。

  本期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