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作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8:文娱新闻·作品
下一篇

担任监制,第六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捧得评委会大奖,主演梁丹妮获组委会表演特别奖

杨澜首次“触电”,《我们》夺两奖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此次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共分四个部分评选出26个奖项,其中含金量最高的评委会大奖授予了微电影《我们》。

  近日,由阳光媒体集团天下女人社区出品的公益微电影《我们》斩获第六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梁丹妮也凭借此片斩获组委会表演特别奖。这部由杨澜监制,李晓雨导演,梁丹妮、赵子琪领衔主演的电影,讲述了女儿与患阿兹海默症的母亲特殊的情感经历。首次“触电”制作微电影,就获得大奖,杨澜表示:“微电影需要大梦想。”

  阵容

  微电影也有“大班底”

  杨澜表示,其实,拍摄并不简单,“在十分钟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导演的节奏,演员的表演要非常准确。”

  导演李晓雨也坦言:“煽情太容易,但能让观众沉下去看被打动,真不容易。”虽然经费少,时间紧张,但很多主创都有大电影的功底。李晓雨曾执导《北京,纽约》,梁丹妮、赵子琪是功底深厚的实力派演员,音乐监制张亚东,主题曲演唱张靓颖,也经常与电影人合作,这样的“大班底”促成了天下女人社区公益微电影《我们》顺利献礼母亲节。

  李晓雨希望通过影片,让亲情之间多一份理解和沟通,多一份珍惜与包容,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关注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杨澜想用故事提醒人们,有爱就不要错过:“以后我们每年会制作一部与女性情感成长有关的微电影,可能是爱情,可能是友情,也可能是亲情。”

  表演

  梁丹妮塑造慈母难度大

  梁丹妮此前在荧幕中塑造了不少“妈妈”形象,此次《我们》中塑造的慈母十分动人。她直言,这是个拿到剧本后就“一见钟情”的角色。“让一个完全健全的演员,在10分钟内诠释好一个阿兹海默症患者,完成又明白又糊涂的过程,是最大的难度。但我是一个越有难度,越希望试一试的演员。”

  在拍摄时的大雾冷雨中,她跪地几十次,磨破膝盖。辛苦的付出和传神的表演,让梁丹妮获得组委会表演特别奖。她表示,从未想过能够凭借这部小戏获得大奖。“这么多年来我从影,获奖不是目的,但获奖代表着大家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更代表大家对我所取得成绩的一种证实。”

  她感慨这部微电影自发布以来,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没见到过一个恶评,实属不易。“在播出前我还有些疑虑,这种纯情感的戏能否赢得观众,以及广大的网友和年轻朋友们的喜爱。但播出后,这个疑虑便被观众们的收视热情打消和淹没了。”

  感 触

  杨澜透露,自己的女儿看过《我们》后,觉得“很虐心,也很暖心”。在影片中饰演女儿小敏的赵子琪坦承:“小敏在懵懂的年龄遇到了懵懂的爱情,为之疯狂。妈妈的行为,可能更疯狂,她赶走了女儿,断绝了母女关系。而多年后,小敏再见到已经老去的母亲,完全没有恨,因为她明白当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因为一个字——爱。希望我们在莫干山用两天两夜时间拍摄的这部小片子,成为一种正能量,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能够学会交流,懂得理解。”杨澜也现身说法,作为母亲,她很在意和女儿的沟通。“首先是倾听,不要高高在上拿出评判姿态,然后站在她的角度分析利弊,就比较容易取得谅解。”

  采写/新京报记者 凌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