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教育周刊·中小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教育周刊·中小学

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育·英”课程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音乐类选修课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多种乐器。图/资料图片
学生自己制作皮影表演节目。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学生在京剧课上排演京剧片段。图/资料图片
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关注环保。图/资料图片
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程中发现自身兴趣与特长。图/资料图片
学生在美术课上感受色彩的魅力。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在美术老师韩伟的鼓励下,学生兴致勃勃地上油画课。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书法老师任金龙在为学生讲解篆刻知识。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学生在阅读课上享受读书的乐趣。

  “得天下之才而教育之,一乐也”,这是150多年前“育英学校”创立时办学者追求的朴素的教育情怀。150年后,前身为“育英学校”的灯市口小学,承载着百年育英文化的精髓,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并在教育改革中,联合东高房小学、北池子小学成立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秉持“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提出“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三维育人目标,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育·英”课程。今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离不开课程建设,教育者们如今都在努力探索,而灯市口小学构建的“育英”课程或将为更多的教学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参考。

  课程表是每个孩子求学中的一日指南。“核心素养”、“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这些概念对小学生而言还略显“高深”,但那个巴掌大小的表格里所承载的一节节课,却是孩子们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到的。

  学生 

  因需选课发现兴趣

  穿上行头,化上妆,扮成伍子胥,与同学共演一出京剧《文昭关》,不久前,在灯市口小学举办的学校合唱节上,六年级(5)班学生田子翀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上妆表演。当天,这个经过巧妙改编的合唱节目,赢得了大家的赞赏,也成为田子翀学京剧三年来的一个小小里程碑。

  田子翀说,三年级时第一次选课,他报了相声和京剧两门校本课程,“结果相声招满,我就去学了京剧。”在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学生要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校本课程,“过去是纸质选课单,现在我们都上电子选课平台抢课。”

  在灯小学生的课表里,除了语数外、音体美这类常规课程之外,还有综合实践、蓝天博览课、研学、书法、阅读等“非常规”课程。这些“非常规”课程在田子翀的课表里占了1/5,“几乎每天都有”。

  当初,田子翀报京剧校本课程只是因为爷爷爱看京剧,偶尔会带他一起看。在学习京剧校本课程时,董顺利老师对京剧行当、服装、历史等进行了系统介绍,田子翀对京剧的了解由浅入深,兴趣也逐渐增加。

  “以前上台我会发抖、手心出汗,现在好多了。”如今,田子翀不仅是京剧社的成员,还获得了参加区里京剧比赛的机会,一次次登台表演正帮助他克服怯场的毛病,同时提升他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变成一个更有自信的人。

  课程

  多元体系兼顾全面与个性

  学生的培养目标要靠课程去体现,靠课堂去实现。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为学生构建了一套“多元课程体系”,即“育·英”课程,被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三个层面,涉及道德与成长、语言与人文、科技与信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生活与技能这六大领域。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的育人之根本,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的课程设计中也始终贯穿这一理念。

  对小学生而言,学校的课程设计要首先保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好国家、地方课程,这就是“育·英”课程中的“育”,即第一个层面的课程——基础性课程所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核心素养”中对“文化基础”方面的要求。课表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等,都属于这类课程,而这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核心素养中关于“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重要阐释,也是“育·英”课程中“英”的内在追求。“英”代表了第二、三层面的课程,即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

  其中,丰富性课程也就是校本自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灯小的必修课程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拓展和延伸了附加课程,如关注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的“阅读·悦读”课程、关注学生体育技能获得的“武术”专项课、关注学生树立自觉意识而设立的每周一次的“自主日”,都属于这类课程。

  相对于更具普适性的必修课,选修课程则侧重于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灯小开设了京剧、马林巴、高尔夫、机器人、油画、篆刻等六大类40余门课程校本选修,分单选(单节选修课)和双选(两节连堂选修课),就是为了给学生体验课程、寻找自身兴趣的机会。学生可以每周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了解一门或两门兴趣课,主要目的在于发现自己。

  在发现兴趣的基础上,第三个层面——发展性课程,就成为满足学生“精修”需要的课程。类似京剧社、机器人社团、书画社、篮球队等,都为学生继续发掘自己兴趣和潜力提供了师资指导和学友互助的条件。同时,落实课程计划中的10%综合实践的要求,各年级分不同主题开展的实践课程,也属于这类发展性课程,这类课程也更强调学生跨学科自学、合作、分享、质疑、拓展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老师 

  主动探索跨界开课

  “生本、自主、开放、创造”是灯小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的主题词。学校课程改革的背后,老师们也在转变固有的观念和角色。体育老师董顺利可以上京剧课;语文老师郭奇峰可以给孩子们开围棋课……学校主张教师“1+n”培养模式,除国家课程外,老师完全可以发挥个人特长,为学生提供一门自主课程或社团活动。

  此外,跨学科联动也正成为常态。例如,在灯小三年级开设的《传统节日》这一综合实践课中,往往就是多学科教师“携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了解中秋节的历史由来、绘制月相图、画兔爷、抄写一首月亮主题的诗词……语文、科学、美术、书法等多学科,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更为全面、细致地掌握中秋节相关知识。灯小英语组组长王铃介绍,今年由英语学科牵头,尝试引入对万圣节这一西方节日的了解,既教学生英语歌,又有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制作节日装饰,还有校本烘焙课老师教学生烤节日甜点等。

  其实,灯小资源带还将这种“联动”的课程理念实施在许多大型活动上。戏剧节中,除演员外,学校还设置了海报设计、编剧、剧务等多个项目,将语言、写作、绘画,甚至统筹管理等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合唱节、科技节等也是一样。

  老师说

  不让孩子为自己的发展设“框”

  不为自己的发展设限,鼓励不同领域广泛尝试,是灯小很多老师在选修课程中传达给学生的观念,比如美术老师韩伟开设的油画课,书法老师任金龙开设的篆刻课程,都是零基础招生。很多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一步步成长起来。

  韩伟说,很多人觉得油画“高大上”,其实只是油画使用的材料让大家觉得不一般。“这是梵高的《阿尔的吊桥》,四年级的孩子用油画棒临摹的,不是挺好吗?”韩伟指着在美术教室里挂着的几幅作品说。

  韩伟的油画选修课不需要学生有太多绘画基础,只要学生想画就可以来。在课上,他会通过一些方法让孩子体会到油画的特点,比如从油画棒入手,了解颜色的变化、色块堆积的效果,逐步理解西方绘画的特点。

  “油画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框的限定,更多是通过颜色来展现自己的情绪。”韩伟说,他希望孩子们把绘画作为一种语言,利用油画的色彩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

  “油画纸板、丙烯颜料这些材料让孩子们觉得油画很有意思。厚厚的颜料,制造出画面的起伏感,这种感觉孩子们感到很神奇。他们有时用画笔,有时还会手指作画。”韩伟说,孩子在学习中觉得画画好玩,自己能学会,进而不断尝试,逐步学会欣赏,最终就会从中找到乐趣。这个追寻美的过程,也是一个突破局限,找寻快乐的过程。

  教学故事

  老师让阅读无处不在

  灯市口小学三至六年级,在“语言与人文”领域有一门必修课——“阅读·悦读”,每周一节,曹辉是这门课的专职阅读老师。

  读书是曹辉人生最大的爱好,多年的阅读习惯,让她积累了大量中西文化素材。

  结合阅读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曹辉独立编写了一部教材《从“小”学文化》,力求从当代人衣食住行的“小事”中,导引出其不被关注或不为人知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继而让小学生从身边生活入手,体会到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

  “有趣”是曹辉对阅读课的首要定位。“主题是我定,资料是我找,课程是我教。”在阅读课的设计中,学校给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权。“给学生一个启发、一个提示、一个兴趣点,让学生课后产生阅读的愿望,希望找书来看,这就是我的目的。”

  在一些大部头的名著阅读中,曹辉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为不同年级设计不同层次的主题。

  比如她为三年级学生设计了了解“《西游记》中的谦辞敬语”这个主题。“三藏道:‘贫僧……’中贫僧就是一个谦辞”,曹辉说,在让孩子们了解这些词语的同时,她也指导孩子们注意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的使用。“如‘令郎’是称对方儿子的敬词,‘犬子’是称呼自己孩子的谦称……”

  而在指导六年级学生阅读《水浒传》时,她会设置一些更具批判角度的主题,如“梁山好汉的阴暗面”等,借此让学生体会人性的复杂。这些看似和语文课没什么关系,但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深度。

  一个学生一学期能上18节阅读课,“我希望学生广泛接触各种体裁,除了散文、小说,相声、戏剧、古诗词、歇后语、对联等等也都有。”曹辉说,阅读课材料设计也考虑到课标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

  除了上课,灯小用微信、广播、诗会、班级阅读角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阅读。

  比如每周一早晨,学校有“晨诵”,结合不同的节气、节日等主题,会推出一些诗词文赋,学生边听边吟,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此外,学校校园微信上还推出“乘着诗歌的翅膀”专题,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展示朗诵作品。伴随节日开展的诗会、全校定期举行的图书漂流、为每个班级设计图书角……阅读正在变形为不同方式,融入学生的生活。

  “上了初中,才发现过去在学校的阅读很有用。”不久前,一位毕业生曾在回校看望老师时跟曹辉这样说,正是有小学持续而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让学生在进入中学后有更加顺畅地衔接。

  经验谈

  学生不仅能选课还参与评课

  尚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知道怎么选课吗?他们的选课是否合理呢?学校教学主任孙彤说,小学是孩子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在选课中,学校设置了一些条件,在考虑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也兼顾全面的“原则”。

  选修课涉及六大领域,学校要求学生要在六年的选课中,至少达到覆盖六大领域——即每个领域至少选修1门课程;同时考虑到学校艺术类课程比较突出,学生在艺术类课程中可以选择2门,学校希望让孩子在不同领域全面涉猎,避免在兴趣选修阶段就过早出现偏科。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权利并不仅仅在于选课,他们还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参与者。

  学校会邀请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学期评价和年度评价,评价方式包括课程感言和填写调研表,评价皆为匿名。在填写调研表时,学生首先要给出对这门课的态度——喜欢或者不喜欢,同时说明原因。其次,学生要给出对这门课程的改进意见;最后,调研表会调查学生未来希望选择什么课程。

  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