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
“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无疑是对中纪委防“灯下黑”必要性的佐证,而中纪委对“内部人腐败”祭出的猛锤,也是对魏健们的打脸。
继首部反腐专题片“周薄徐令”集体亮相后,中纪委第二部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昨晚也在央视播出,这次镜头对准的是落马纪检监察干部。
而首个露面的,就是十八大之后中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干部、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在镜头前,他坦承自己“那时候麻木了”,觉得“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
魏健有个醒目履历,那就是曾参与查办过薄熙来案、戴春宁案等大案要案。办过这些举国瞩目的大案,最终自己也成了“案”;眼看着那些高官成阶下囚,到头来自己也落了马,让人唏嘘。
都说“位高不可擅权,权重不可谋私”,薄熙来案等就是对权力滥用的警示、对“反腐不避老虎”的昭示,其教训本该被汲取。对执纪者而言,这更要触动其“律己从严”的弦。可魏健作为办案者,也是薄案震慑力最直接的感应者,其办案能力应较为过硬,却依旧趟了薄熙来们趟过的坑。他被查,难免让人生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之感。
没能从别人吃一堑中长一智,反而用自己吃一堑让滥权的教训更深刻,魏健从办案者到作案者的身份切换,有些“自作孽”的意味。而他从反腐工作一线到自己涉腐的心迹,或许可从那句话中窥见端倪——“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
在他看来,监督者的身份就是个拒绝被监督的壁垒: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质,赋予了自身“监督主体”的地位,至于自身监督客体角色,则在反腐“手电筒”只照他人、不照自己的惯性中被忽略。不得不说,这类心态在那些落马纪检监察干部中不少见,只不过,魏健反腐和涉腐的“分裂”,在职位更高、曾查办薄案等履历的映衬下,来得更刺眼。
“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无疑是对中纪委防“灯下黑”必要性的佐证,而中纪委对“内部人腐败”祭出的猛锤,也是对魏健们的打脸。
自十八大以来,“把监督执纪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也成了中央反腐的重要动向:从魏健到中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再到广东和山西两省纪委原书记朱明国、金道铭等,中纪委反腐并不忌讳拿“自己人”开刀;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也会于2017年被制定。
反腐不避雷区与盲区,它不会纵容薄熙来们,自然也不会对查办薄熙来们的办案人员的违纪违法行径姑息。在纪委监察系统被监察体制改革赋权更重的语境下,也希望“监督监督者”的制衡体系更完善,彻底打消魏健们“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的侥幸。
□佘宗明(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