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谭】
在如今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这档朴素得有些突兀的节目完成了在许多人看来不可能之任务——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爆点为目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
今天在电视上还能看到《见字如面》这样的节目,着实是个不小的奇迹。12月5日,一档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引爆网络,以全网瞬间超过5000万的点击量博得关注。在如今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这档朴素得有些突兀的节目完成了在许多人看来不可能之任务——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爆点为目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
尽管《见字如面》的呈现形式极简,但节目从制作到推广则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这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综艺清流”的成功并非偶然。操刀《见字如面》的正是成功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两档文化类节目的团队,其总策划、总导演是实力文化创始人关正文。12月5日,节目组首先在网络上推出了第一期节目最精彩的一个片段,是张国立、王耀庆朗读戏剧大师曹禺与画家黄永玉1983年的往来书信。很快,两三个小时之内,两位演员的精彩演绎在网络上的点击量突破两百万并且占据了新浪微博综艺榜。第一期节目中会集了张国立、归亚蕾、王耀庆、蒋勤勤、林更新等多位演艺明星,朗诵和演绎了从古至今不同主题的书信。并且,以两位文化嘉宾和主持人交流的方式交代书信背景和信件内外的情感。12月底,节目在腾讯视频、黑龙江卫视相继以合集形式播出。
这一系列缜密的安排彰显节目在内容之外的实力,同时也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了新思路。当下,购买版权几乎是电视综艺的唯一模式,因为承载了太多利益诉求,多数节目早已负担不起传承文化的使命。但《见字如面》只有一方讲台,胜在足够轻巧。不同于早些年的《百家讲坛》,《见字如面》尽管立足文化,取材书信,但并未对文本本身做太多衍生和以消费为导向的娱乐化演绎。当阅读本身已经不再是大多数现代人的主要获取信息的方式时,《见字如面》通过视频和声音重新将文本通过“阅读”的方式呈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逆流而上。
不同于大众出版物,书信本身的私人性质兼具个人情感和时代印记。这两者的结合使书信本身拥有了极富魅力的文化感,这也恰是节目能够从中解读文化、历史和情感的原因所在。在书信内容的选择上,《见字如面》里家书、情书、政论、辩驳各有所选,在表演者的配置上,老中青都有参与,这也是文化类节目能够打通不同年龄段受众的优势所在。
相比于即时消费的娱乐综艺,最终几乎都走向同质化竞争的困境,《见字如面》成功避开了市场红海。事实上,真正直抵人心的东西从来不是小众的,面向大众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面更广且黏性更强。《见字如面》出现的意义不仅是给综艺节目行业注入一股清流,让日益胶着的竞争局面有了新的可能性。另一层面上,它以最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大众媒介的本职——传承本国文化,讲好本国故事。
□纪如泽(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