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热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热点

陈吉宁:冬季重污染有改善 但幅度小

环保部部长昨日回答媒体提问,京津冀及周边6个省市单位面积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的4倍左右

2017年01月0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王硕)京津冀“超长”重污染过程仍在持续,昨日20时,环保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重污染情况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大气十条》实施4年来,大气治理方向是对的,治理措施是管用的,空气质量是有改善的。“我们对于冬季重污染有改善,但是幅度小。”

  “大气治理方向是对的,治理措施是管用的”

  昨晚,在环保部二层多功能厅,17家媒体三面围坐,陈吉宁站在发言台前回答媒体提问,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坐在临近发言台的记者席中。大气司、监测司、政策法规司、环监局等司局的司局长坐在记者席后面“旁听”。

  发布会提前5分钟开始。陈吉宁进场后和媒体简单寒暄,表示今天就是来回答大家提问的。在答问之前,他要先做个简单介绍,这也是“之前别人提给我的疑问”:这几年的大气治理方向到底对不对?措施是否管用?

  陈吉宁说,自去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过程,大家感到很焦虑,作为环保部长,看到雾霾天,也感到内疚和自责。

  陈吉宁说,《大气十条》实施4年来,大气治理方向是对的,治理措施是管用的,空气质量是有改善的,改善速度甚至比发达国家还快一些。但是,他坦陈,必须直视的问题是,“我们对于冬季重污染有改善,但是幅度小”。

  “为什么冬季之前,这些措施都是管用的,但是到了冬季之后,措施就不管用了?”陈吉宁说,“现在看来,我们的措施还不够”。

  冬季气象条件比想象的更不利更复杂

  陈吉宁说,目前,大气治理还处在负“重”前行阶段。京津冀有多重,京津冀及周边6个省市,占全国7.2%的面积,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单位面积的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的4倍左右,钢铁产量3.4亿吨,占全国的43%,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7%,电解铝产量占全国的38%,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的33%,水泥产量占全国的19%,“这些可都是烧火的家伙儿”。

  此外,京津冀及周边还有大量的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工产业。京津冀的煤电机组占全国的27%,机动车保有量占全国的28%,特别是重型车保有量,占比将近30%。调整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后面是复杂的因素,比如就业问题,所以大气治理必须是比较长的时期,比较长的过程。

  陈吉宁表示,这几年,冬季的问题确实没有很好解决。冬季的气象条件,比想象的更不利,更复杂。他表示,目前环保部正在加班加点地研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解决冬季污染的问题。

  ■ 部长答问

  1 谈破解京津冀冬季面临难题

  必须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进行较大调整

  京津冀的污染面临哪些难题?北京如何能达到《大气十条》提出的2017年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陈吉宁表示,京津冀的问题,从长线来看,还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问题,必须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行比较大的调整,才能更好地解决,但这需要一段时间,不是说企业说关就关掉。

  “其实大家可以看到,京津冀地区从全年看,还是有进展的,这就说,它在调整产业结构上,还是有进步的”,陈吉宁说,但是另一个方面,京津冀地区确实要解决冬季供暖的问题。

  “冬季供暖给京津冀新增了多少污染物排放量?”陈吉宁自问自答,初步估算,增加了30%左右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就是说,进入冬季,我们的‘负重’增加了30%,还要走更狭窄的隧道(不利的大气扩散条件)”,陈吉宁说,这是京津冀面临的问题。

  对于北京如何完成2017年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陈吉宁表示,京津冀治理大气,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北京实现PM2.5的治理目标,京津冀都会受益。

  对于北京自身,他建议北京要重视城郊工业大院,小散乱企业的治理;同时要解决散煤问题,尤其是城郊地区的散煤替代。“最核心的,北京必须解决机动车污染的问题,尤其是高污染车辆的问题”,陈吉宁说,一辆超标重型柴油车相当于200辆小汽车的排放。此外,他还建议北京要重视城市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的能力,陈吉宁表示,PM2.5达标的城市,一般扬尘量都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北京的扬尘量目前依然很高,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

  2 谈京津冀空气质量何时达标

  现在问大概时间 不符合科学规律

  京津冀空气质量什么时候能好转?大家什么时候大家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陈吉宁表示,这个非常难预测。国外都有一个环境立法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从来没有按时达到。“我相信,《大气十条》提出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陈吉宁说,但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后面非常复杂的经济活动、社会接受程度的问题,也取决于在技术上是否能有更快的突破,比如北方散煤的清洁利用上如果能够有所突破,可以更便宜的应用的话,改善进程也将大幅加快。

  陈吉宁说,美国在解决空气污染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来找原因。“我们的原因找得比他们快一些,治理措施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困难和难处”。他表示,现在问大概多长时间能解决,不符合科学规律,“因为认识没有到这种程度”。

  陈吉宁说,珠三角区域,2015年均浓度达标,2016年在整体气候不利条件下,再次达标,而且浓度持续下降。广州是在2000年前后开始考虑污染治理的问题,所以广州用了15年的时间取得了这样的进步,比英、美国、日都要快。

  另一个例子,长三角区域。陈吉宁表示,在近三年中,长三角中间有一段时间改善很慢,但是今年改善的速度又上来了。这其中有治理措施选择的问题,怎么样改善更有效?同时,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调整的过程。既取决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取决于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家愿意为蓝天做多少事情,改变多少,如果大家愿意多付出,可能改善的就更快。

  3 谈石家庄、临汾“爆表”问题

  “红警到头”不是借口 要加大力度

  最近两次重污染过程中,有些城市污染问题特别突出,比如石家庄在2016年12月16日-21日的过程中,持续爆表90多个小时;在此次过程中,山西临汾出现二氧化硫和PM2.5浓度同时爆表的情况,其中二氧化硫峰值浓度破千,对于这样的城市,出现这样的高浓度污染,是否应采取特殊应急手段?

  对此,陈吉宁表示,对于石家庄和临汾的情况,环保部高度关注。对于这样的区域,重污染天气的预警要依法启动,尽管说,红色预警已经到头了,但这也不是借口,这样的地方,要加大力度。

  陈吉宁介绍,对于地方的重污染应对,环保部在重污染来临之前会发预警提示,但是何时启动预警、启动什么级别的预警,决定权在地方。环保部的督察,主要是监督地方是否落实了预警措施。

  陈吉宁表示,在历次的督察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预警的措施针对性不强,采取的措施不一定有效,甚至有一刀切的情况。这其中有科技支撑力不足的问题。第二,有些地方预案的措施落实不实,比如红色预警,要减排多少,实际上没有落实到位。在这方面,环保部要加强督察,对措施落实不实的,一旦抓到,“顶格处置”。

  他表示,目前环保部正在评估“2+18”(即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省份的18个城市)城市的重污染应急预案,希望能够提高各地的重污染应对能力。

  4 谈地方“极端减排”措施

  把功夫用在平时 有序解决污染问题

  2016年11月,河北接连发布两个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对一些重点城市的重点行业实施生产调控,这种急刹车式的“减排”也引起争议,对这种做法怎么看?

  “环境污染的治理,我们提出‘五化’,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陈吉宁表示,环保治理从来不靠蛮干来解决,必须是科学的,有序的,这样社会代价才会小。

  “系统性”,是说有多种手段,但它们要相互配合。“法制化”就是要依法行事,不能任性;“精细化”,就是要强化管理,通过管理来要环境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大家都知道兰州的例子。“我上学时,兰州是污染最重的城市,最可能发生像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的城市”,陈吉宁说,这个地方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但是污染治理有很好的效果,很重要的就是精细化的管理,责任到人,责任到位,来约束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的排污行为,就会见效。

  还有,就是“信息化”,要利用大数据,利用信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陈吉宁表示,环保部也注意到,有些地方,由于能力,或者其他各种原因,采取了与民生冲突的,或者说比较极端的措施,“我们也希望这些地区,能够把功夫用在平时,更有序、更好地来解决污染问题”,陈吉宁表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