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栅栏珠粮街区将改造恢复“旧模样”

谭鑫培胡同、钱市胡同等均将腾退建成博物馆,居民四合院将由政府提供房屋修缮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昨日,在西城区大栅栏珠粮街区,钱市胡同,一名游客正在拍照,北京最窄的胡同之一。 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新京报讯 “十三五”期间,位于大栅栏地区的珠粮街区将完成整体风貌保护提升,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修缮。昨日,西城区召开2016年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街区的钱市胡同与谭鑫培故居腾退完毕后,将建特色博物馆。

  有意愿居民政府提供房屋修缮

  昨日上午,西城区召开2016年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介绍未来该地区文物保护工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位于大栅栏地区煤市街以东的珠粮街区在“十三五”期间,将完成整体风貌保护提升。

  据介绍,珠粮街区涵盖珠宝市街、粮食店街、廊坊二条、门框胡同、施家胡同等胡同,此次改造项目包括整体风貌的恢复、胡同机理的梳理以及业态布局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去年已开始进行腾退改造。

  对该街区的保护性修缮,将基于杨梅竹斜街的经验来进行。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珠粮街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居民有意愿将自己居住的房屋进行修缮改造的,将由相关部门进行修缮,并遵照房屋原有结构进行,同时对院落内的市政设施、外立面的涂装、街道景观进行设计、改造。

  或改造恢复胡同原有主题

  “店(老字号)、钱(北京历史上的‘金融街’)、贤(名人足迹)、戏(京剧)、俗(老北京民俗文化)、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这是珠粮街区原有的历史特色,作为自古以来的繁华商业街区,珠粮街区的这些特点在不同的胡同中分别得到体现。举例来说,珠宝市街曾是“炉房一条街”,门框胡同是“小吃一条街”等。

  “我们希望通过改造,恢复胡同原有主题,但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西城区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街区改造过程中,历史文化故事的景观小品也将融入其中,展现这里曾经的文化底蕴。此外,保护修缮过程中,西城区将会根据专家学者与居民的建议,引导业态的植入与升级,将传统老字号发扬光大。

  【亮点1】

  最窄胡同将重现银号

  作为北京最窄胡同之一的钱市胡同,尽管仅能容两人错身而过,却是清朝中末期的金融中心,也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曾林立众多小银号。如今,钱市胡同早已成为大杂院民居,其中不乏违建。

  此次,钱市胡同内居民将被腾退,违建将被全部拆除,病害较大的房屋则被修缮。作为文物主体的钱市胡同1-10户,将根据历史资料,在原址上按照原结构及历史年代恢复历史原貌。未来,银号将重现钱市胡同。而与此同时,其他腾退的空间将被建成银钱业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按照腾退时间表,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测绘工作,预计将在今年一季度启动房屋征收工作,征收完毕后将启动修缮保护。

  【亮点2】

  廊坊头条金店重现砖雕

  清末民初,廊坊头条17号和19号曾是两家金店。金店原为西洋式建筑,建筑上的砖雕非常精美。2009年前后,该建筑坍塌毁损。

  此次街区提升改造,将对金店进行修缮,恢复其原貌。西城区文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历史文物的价值可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文物中历史事件信息的价值,另一部分为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而这两间金店即属于后者。为了确保砖雕恢复细致精美,专业工匠每天仅能修缮1.5平方米,希望能最大限度保留其原貌美感。

  据了解,两间金店今年将完成修缮,之后将作为文化展示空间对外开放,其中一间将变身为美术馆。

  此外,据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谭鑫培故居文物腾退到后期建设共计960平米左右。今年将启动征收前的手续工作,预计1-2月份办完手续。

  据了解,修缮之后的博物馆包括文物本体部分和博物馆配套部分,大多数建在这里的京剧文化博物馆将成为戏曲文化的标杆。

  ■ 探访

  大栅栏“金融街”仍有旧时残影

  顺着珠宝市街往北走,跨过大栅栏商业街不远,在西侧两栋建筑之间,有一条宽度不足1米的“小道”。这条“小道”并未被收录进常用的手机地图中,入口处也没有明显的标识,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被认作建筑间普通的一条过道。

  这就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钱市胡同。

  在胡同北侧的建筑墙壁上,挂着白底金字的一块牌子,写着“钱市胡同炉房银号建筑群”,据介绍,这条胡同在清代为管办银钱交易场所,民国以后改建为银号铺房。2009年7月,被列为西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在前行于胡同的过程中,一位居民搬着一把椅子面朝记者走来,因为过道实在太窄,居民只能后退数步,待记者侧身于一户大杂院入口让出空间,方能顺利通过。据了解,这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之一,宽仅70厘米。

  与北京众多胡同一样,钱市胡同现在也成为普通民居,不过在砖瓦门帘处,依稀可见当年银号的古老痕迹,一些院落的木质大门上,仍刻有“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全球互市翰琛赆,聚宝为堂裕货泉”等颇有吉利意味的楹联,令人得以捕捉胡同漫长历史的吉光片羽。

  走到胡同的尽头,便能进入一个空间较大的开间,开间上方仍保留着木质顶棚,顶棚四周留有透光透风的小窗格。据了解,这也是以前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存,而现在开间中建满小隔间。

  在铁树斜街与大外廊营胡同交界处,则坐落着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的故居,院落灰色墙壁外挂有介绍,据其所述,谭鑫培故居建于清代,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为二进四合院,后半部为南北房及二层中式楼,于2009年7月列入西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从院落东侧进入,此入口并没有传统四合院大门木质房檐及支柱,院内,记者遇见今年已70多岁的谭鑫培后人谭女士及其女儿,谭女士住在北侧一间屋子中,她告诉记者,自己是谭鑫培的第五代后人,自小就居住在院中。在外院墙壁上,灰砖墙壁中挖出一个方口,其中有一根挂有铁圆环的木桩,谭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这是当年慈禧太后请谭鑫培进宫唱戏,接送谭鑫培所用马匹的拴马环。

  而在西南处被隔开的故居另一院落,当年二层中式楼的顶棚与木质楼梯仍保留着,有居民已在此居住了四十多年。

  ■ 链接

  修缮“正统”四合院民居将有参照

  为方便大栅栏地区居民修缮四合院,西城区将为居民发放房屋图册,居民可以进行参照。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历史上大栅栏地区的民居以四合院为主,现如今一些“大杂院”内已经看不出原有四合院的样貌。对此,西城区相关部门在“十二五”期间成立了四合院设计建造专业委员会,邀请专家学者与古建机构共同完成四合院研究课题,并对大栅栏地区的民居实地测绘,挑选出20余个典型建筑进行房屋的绘图成册。下一步,这些图集将发放给大栅栏地区的居民,今后居民在进行房屋修缮的过程中,将有可以参照的“样板间”。

  新京报记者 戴轩 通讯员 刘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