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记者从中国足协内部获悉,2017赛季开始,中国足协拟对中超与中甲联赛每队每场比赛外援上场名额由之前的“3+1”减至“累计上场最多3人”,注册仍为5名外援。另外,中超和中甲联赛每队每场比赛必须有2名U23年龄本土球员报名,其中至少1人必须首发。
上赛季初,中国足协和中超各家俱乐部沟通过外援政策修改事宜。去年年底,中国足协还向各俱乐部下发了一份调查,请中超俱乐部就中超外援注册人数变为“3+1”(1为亚足联籍外援),进行相关意见说明。此后俱乐部的反对声音较大。不过在昨天,外援新政最终还是出台了,与此前的版本不同,要比外界预想得更加迅猛。
在这个冬天,各家俱乐部在外援市场的投入继续加大,中超外援转会记录不断被刷新,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烧钱的另一面,则是国家队层面的萎靡不振,青年足球人才的缺失。这一政策出台必将给目前过热的外援投资降温。从长远看,这一政策的出台也是为了帮助中国本土球员的成长。而最终是否能真的帮助中国本土球员成长,目前尚未可知。但从目前来看,这项政策如果最终实施对中超联赛、各家俱乐部一定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眼下,各家俱乐部已经进入引援的后期,球队的框架已经基本确定。新政一出,不少已经签满5个外援的球队接下来就要重新调整外援。因为得不到上场的类似于第五外援必然要离队,俱乐部不可能白白掏钱养一个闲人。但这样一来势必造成资金浪费。
而外援上场人数的缩减,会让本土球员的身价再次被抬至新高,俱乐部的整体投入未必会较买一个外援来的少。
其次,新政中将亚外从外援中刨除会影响到马上要征战亚冠联赛的四支中超球队。即便是新政规定“亚冠球队参加亚冠联赛时,可继续使用3+1外援政策。”但亚外和其他外援不再做特别的区分,各家俱乐部自此以后势必没有必要在中超赛场上再放上一个亚外。而对于征战亚冠的俱乐部来说尴尬之处,他们理想情况是要拥有一名亚外的,但这名亚外无法在绝大部分球队比赛时间内上场。
最后,中超每场比赛必须有2名U23年龄本土球员报名(所谓U23指的就是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员),其中至少1人必须首发。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引导俱乐部投入青训。但如果立即实行这一决定,必然会造成市场和球场的双重混乱。最近几年,没有资金搞青训,或者没有这方面储备的俱乐部就会吃很大的亏。更加稀有的U23本土球员,身价会成倍上涨。更重要的是,这对23岁以上的球员也是一种不公平。竞技水平一直是决定球员能否上场的原因,这回变成了年龄。
□新京报体育评论员 房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