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纵横
不能以“谁占便宜”、“谁依赖谁更多”来简单理解复杂的中美经贸关系,这很可能导致误判。
日前,国际关系学界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出言警告特朗普在制定对华政策时,须警惕“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难题”。学界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分析已经汗牛充栋,这里不再赘述。但对所谓“金德尔伯格难题”,笔者想用赵本山的经典台词回应:忽悠,接着忽悠!
奈的“金德尔伯格难题”指的是中国在国际上不是示强,而是示弱。据他自己解释,一战后由于美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在其已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背景下,仍拒绝承担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责任,结果导致全球体系崩溃,世界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
显而易见,奈所谓的难题其实是新世纪以来流传已久的“中国责任论”的变种。这种论调的大致意思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应当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而非继续“搭便车”。美国官方先后在2005年和2009年推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战略再保证”政策框架,都反映出美国上述“战略思维”。为何认为奈是在忽悠,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则,国际关系中的负责任与否,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是否负责任绝对不应由美国一家说了算。
二则,所谓权责相当,美国官方多次提出中国应当承担这样那样的责任,却丝毫不提中国可以享有哪些权利。事实上,澳大利亚学者休·怀特早就指出,中美在亚太互动不仅取决于中国的积极作为,也取决于美国愿意在多大程度上让渡权力给中国。而且,对于中国正当的维护自身权益的做法,美国也极力打压,这都不是建设性的做法。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2010年就已通过货币配额调整方案,美国国会百般耍赖,直到2015年底才正式批准。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本应给予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又被美欧日借故拒绝。
三则,在负责任问题上不能叶公好龙。美国一方面不遗余力要求中国承担更大责任,另一方面又用“有色眼镜”和冷战思维看待中国的外交倡议。显而易见,2015年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问题上,奥巴马政府的表现就是口是心非、进退失据。
话说回来,奈的“金德尔伯格难题”不过是在炒“中国责任论”的冷饭。与其重炒旧饭,奈不如提醒即将就任的特朗普总统,对外关系不是发推文就能处理的,中美两国都从以往稳定而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边关系中受益。仅以“谁占便宜”、“谁依赖谁更多”来简单理解复杂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不负责任,还可能导致误判。毕竟中美关系要比“真人秀”来得更为复杂。
□张志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