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星期五周刊·2016最艺术·十佳演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星期五周刊·2016最艺术·十佳演出

双穆会,以梦为马破铜烂铁打出一片天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1 Todd Rosenberg 摄
2 孙楠 摄
3 凌风 摄
4
5
6
7
8 苏岩 摄
9 王小京 摄
10
读者可扫描二维码,关注“文艺sao客”,输入关键词“最艺术演出榜”查看完整结果。

  除了戏剧舞台,2016年古典音乐会、歌剧、戏曲、舞蹈、舞台秀等演出门类也是各领风骚。大师级古典音乐人都来了,穆蒂、穆特先后来京;歌剧方面,既有国家大剧院版的瓦格纳,也有法国艾克斯音乐节重制版本的布里顿;戏曲方面,梨园戏、小剧场京剧、具有当代性的昆曲,应有尽有。

  注:同类别演出排列以时间为序。

  新京报最艺术演出榜

  ★年度人气音乐会

  汤沐海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

  617票

  ★年度人气歌剧

  《仲夏夜之梦》

  1376票

  ★年度人气戏曲

  京剧《明朝那点事儿——审头刺汤》

  975票

  ★年度人气舞蹈

  《红》

  707票

  ★年度人气舞台秀

  《STOMP破铜烂铁》

  1059票

  注:一共有1756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文艺sao客”参与2016年度最佳演出投票。

  古典乐

  1 穆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会

  时间:2016年1月25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芝加哥交响乐团曾在海丁克与马泽尔大师的执棒下造访国家大剧院,2016年的这次演出,乐迷们显然将更多的关注投向现任音乐总监里卡尔多·穆蒂。去年1月25日,乐团安排的首演曲目“诚意满满”,“贝五+马勒一”对于绝大多数乐迷都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穆蒂大师的处理理性而克制,这与他所尊崇的“托斯卡尼尼式”的精确相吻合。但是这种冷静并没有化为“冰冷”,乐团的弦乐始终保持温暖的音质,而在马勒作品的末乐章中,早已化为传说的“芝加哥铜管”再次大放异彩,极为稳健地冲向音响的顶峰,那样的时刻的确令人久久难忘。

  点评人:翔宇(乐评人)

  新京报年度最佳演出

  2 安妮-索菲·穆特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时间:2016年10月13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时隔五年后的回归格外引人瞩目。这位幸运地赶上了唱片“黄金时代”尾声的演奏家在国内绝不缺乏拥趸,独一无二的影响力使其有资格选择《齿轮》这样的当代作品作为开场,听众不会将注意力从一席绿装的穆特身上移开,即使是无调性音乐也会静心感受。而在莫扎特经典的“K526”中,穆特与老搭档兰伯特·奥尔基斯带来了真正的听觉享受,醇厚绵延的音质和两种乐器“问答”般的衔接令人印象深刻。点评人:高建(乐评人)

  舞蹈

  3 以色列巴切瓦舞蹈团《十舞》

  时间:2016年10月13日至14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2016年,一位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舞蹈家——以色列巴切瓦舞蹈团灵魂人物欧汉·纳哈林,以两种特别的方式让中国观众真实体验到了“舞在当下”的魅力。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影片中,这位22岁才开始习舞的“舞痴先生”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股魔力。这位也被称为“嘎嘎先生”的舞蹈家,此名源于他的一种身体语言。“嘎嘎体系”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身体技术技巧,在个人对自身与空间的认知上,赋予了无尽想象力,甚至被赞誉为“革新了全球舞蹈”。

  更令观众畅快淋漓的则是在2016国家大剧院舞蹈节上,以色列巴希瓦舞团首次访华带来的《十舞》。这台以数字命名的舞蹈演出,并非是一个数字的舞蹈化演绎,而是多年前嘎嘎先生加入舞团十年之际,对曾经舞作的重新审视,而“重构”本身未停歇。所以,虽然是十支舞蹈的旧作串联,却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点评人:慕羽(舞评人)

  舞台秀

  4 《Cavalia·舞马》

  时间:2016年4月28日至11月7日 

  地点:北京朝阳公园

  舞马,舞的不只是马,还有人。真正在起舞的,是每一个在舞台上鲜活的生命。除了惊人的技巧,绚丽的舞台,最打动我的就是人与马之间和谐共生的状态,能让我们看到跨越物种之间的迷人的灵魂交流,这才是最动人的。点评人:邵泽辉(戏剧导演)

  5 《STOMP破铜烂铁》

  时间:2016年6月29日至9月4日 地点:解放军歌剧院

  从没见过一个剧场像《STOMP破铜烂铁》这样欢乐。一切都是乐器:扫把,报纸,打火机,购物车,通风管,水槽,铁皮桶,垃圾袋……无语言的表演里始终保持一个戏剧性:剧中的一位中产哥们,老是那么喜剧性地体面、笨拙、努力而不尴不尬,跟其他七位洒脱不羁的“蓝领”乐手形成“不和谐”张力。点评人:李静(评论家)

  戏曲

  6 京剧《明朝那点事儿——审头刺汤》

  时间:2016年4月14日至17日

  地点:北京繁星戏剧村

  这几年,小剧场京剧成为热点,它并不是要把京剧引向更为小众的境地,相反,它容易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今年北京京剧院制作的小剧场京剧《明朝那点事儿——审头刺汤》脱胎于骨子老戏,集结了燕守平、朱强、王新纪等顶级阵容。说书人串场,简洁的舞美灯光拉近了京剧与观众的距离。

  在小剧场里,京剧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更近,台上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打动观众。一部好的小剧场京剧不必去添加过多元素,而是将京剧的“美”放大,推向观众。这种美可以是一段优美的唱词、一段精彩的念白、一个细腻的身段,甚至是演员的一个眼神。京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

  点评人:田超(媒体人)

  7 《南柯梦记》

  时间:2016年7月18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南柯梦记》原名《南柯记》,上海昆剧团版《南柯梦记》我认为不应是单纯意义上的“传承”,它没有把原作全部展现,也不摘取部分“折子”组合来演,而是找到切入口,构成了一个能符合原作精神的当代演出作品。

  《南》剧在汤翁“四梦”中特色最鲜明,意象最奇特,是汤显祖晚期在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彻底破灭后的惊世骇俗之作。它以超现实的蝼蚁王国作为主要环境和主要依托,构建出跨越佛界、人世和蚁国的多重视角,不仅有“人生如梦”的喟叹,更有传统戏曲不多见的迷茫和困惑,主角淳于棼是晚明失意知识分子的悲剧写照,可视为昆曲中的“多余人”。

  导演抓住隐喻与象征,以富有表现色彩的手法,在舞台空间构建了独特的印象世界,并与汤显祖写《南柯记》本色淡雅的笔法相符,产生了这个剧奇特的意象空间语汇。同时,导演注意到原作中的多处暗示、铺垫,加以运用,以淳于棼这一人物作为维系全剧的意蕴链,集中一切艺术手段围绕淳于棼的精神世界,使故事清晰,风格性很强。

  为了推动情节,强调“快节奏”,但一气呵成中,不惜以“大停顿”展现人物心理运动过程,现实与梦幻更采用不同表演方法,更见昆曲的细腻、准确。

  点评人:闫平(戏曲编剧、媒体人)

  8 梨园戏《朱买臣》

  时间:2016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剧空间剧场

  梨园戏《朱买臣》是老戏新演的范例,这是曾静萍今年的新创作。《朱买臣》一直是梨园戏的传统经典剧目,但长期以来只剩下几个折子,其他只是以剧本方式存在。曾静萍通过目前尚存的三个左右的折子戏为基础,恢复了全剧,让我们看到朱买臣这个故事在梨园戏里非常独特的一种演绎。尤其是“托公”一场的表演,我觉得是当代戏曲表演的最高水平。

  点评人:傅谨(戏曲学者)

  歌剧

  9 《唐豪瑟》

  时间:2016年4月6日至10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意大利导演皮耶·阿里的高度象征化的舞台阐释,除了传统的舞美,还借助于电影科技和视觉投影效果,这在全剧最著名的第三幕中沃尔夫拉姆演唱《晚星颂》时取得了极佳效果:浩瀚的夜空,群星璀璨。这是比传统的不借助于投影效果的舞美更为传神的场景,符合瓦格纳关于歌剧的最核心理念之一Gesamtkunstwerk——综合艺术。

  吕嘉指挥下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从头至尾演奏得高度清晰而富有表情,显示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演奏瓦格纳音乐方面进一步趋于成熟。尤其是首席李喆的音准完美的独奏,以及大提琴声部融化内心的歌唱线条。合唱团在临近剧终的朝圣者合唱高潮时刻声势浩大,感人至深。指挥家吕嘉对全剧的结构掌控十分出色,只有在第二幕的《众宾客入场合唱》这样的地方,我感觉到,像西诺波利那样更具结构感、更富有变化的速度与力度处理,能为音乐带来更大的张力和感染力。

  此次《唐豪瑟》的争议焦点集中于“国际组”演员的男主角饰演者、德国男高音恩特利克·沃特里希,他的演唱确实存在明显瑕疵,尤其在第一幕中。但他的嗓音具备瓦格纳男高音的音色美质,兼具悲怆感与英雄性。他对唐豪瑟的塑造挖掘了唐豪瑟这一角色作为“罪恶与救赎”理念承载体所具有的精神世界。

  点评人:王纪宴(乐评人)

  10 《仲夏夜之梦》

  时间: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

  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布里顿创作的三幕歌剧《仲夏夜之梦》是布里顿与皮尔斯根据莎士比亚原作缩编而成,1960年首演于英国奥尔德堡。此剧将情人们的世界,妖精的世界以及雅典城平民的世界等三层结构,运用主导动机、和声、音色等音乐手段,营造出丰富绮丽的听觉效果。

  这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引进了法国艾克斯音乐节的重制版本,带来由“大导”罗伯特·卡森领衔的梦幻阵容,为北京乐迷献上了一场近乎完美的歌剧演出。该版本最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在于对莎翁原著表述的一些象征意义的巧妙重塑,包括布景中“床”的运用、夜空的蓝与森林的绿、随时间场景变化的服装,分别指向人的“动物性”、白天的理性与夜晚的感性、情人们的一次次嬗变。莎翁的语言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韵律感,与布里顿的音乐相辅相成,在对仙王仙后的塑造中,男高音与花腔女高音的配置在戏剧中相对不常见,却赋予了神灵更多的人性,他们有着人类的种种负面情绪,但同样也有爱。

  点评人:陈暮寒(乐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