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杨先让 一个人的中国百年美术史

2017年01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背景图片来自杨先让绘画作品

  1956年,26岁的杨先让对西洋画情有独钟,特地到陕北采风,找形象好的人给他当模特。一路上,他看见年轻的媳妇头戴漂亮的大爪银器,小孩脖子上挂着精致的银饰,小伙子头上围着羊肚子白手绢。

  三十年后,当他再一次来到陕北,已经投身民间艺术研究的他,却再也看不到当年的景象了。年轻人戴起了鸭舌帽,羊肚子白手绢早已不见踪影。他回忆起三十年前的场景,追悔不迭:“民间艺术就在我身边,而我却对它视而不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的杨先让,在赴美途中觉察到西方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吸收,包括毕加索、马蒂斯在内的世界级艺术家都曾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糅进民间艺术的元素。于是回国后力排众议,在中央美术学院创建了民间美术系。

  1987年至1989年,杨先让组织了一支民间美术考察队,亲自担任队长,对陕西、西安、河南、河北、山东沿黄河一百多个县、镇、乡进行长达三年的考察,收集了大量民间艺术品,拍摄有价值的民间艺术活动,为日后民间艺术的教学和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

  考察黄河途中,杨先让亲眼见证了民间艺术如同潮水一般消失,速度之快令人震惊。然而,除了记录,他知道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仅仅为了记录,他不仅出版了民艺采风大作《黄河十四走》,还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故事,写下民间美术的研究心得,也写下一个人的百年美术史。《我是岛里人》记录了杨先让从学生时代起开启的艺术之路,以及对故土和亲人的感情。《三人行》中,杨先让作为百年美术史的见证人,写关于文艺界的人和事。《梦底波涛》写关于民间美术的研究与留存。《我为主》写在国外十几年的经历,尤其是对于中西方艺术的思索与体悟。用杨先让的话说:“我也不知道这套书,是传记呢还是什么,就好像我讲故事一样,一口气把一辈子讲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杨先让说:“我们是共和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美术工作者。有些路是既定的,没有选择,但也不能叫损失。因为作为一段历史来说,我们只是一个瞬间。”如今,87岁的他所期待的,除了一位艺术天才的出现,还有一个眼界更为宽广,乐于吸纳不同养分,开创出更多艺术形态的民族。

  新京报记者 张畅

  详见B02-B05·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