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百廿金鸡 不变其文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孙嘉潞

  金鸡到,报拂晓。从1897到2017,两轮甲子,百廿之间,这每一纪,每十二年,世间都天翻地覆,变化万千。

  从清廷内忧外患,到民初启蒙革新;从新文化运动滥觞,到左翼文学突起;从混战对峙内耗,到抗战结束胜利;从鼓励大鸣大放,到被迫无声无息;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人文精神大讨论。其间无论朝代更迭,政权交替,抑或市场放开,技术升级,都伴随着思想文化的历变。

  百廿金鸡,沧海拾遗。我们重温过去十个鸡年里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让这些散落的时间点相约串起近现代百年变迁的珠帘。帘后的世界不同人眼中自有不同光鲜。

  1897,光绪中期,变法维新主张渐起,商务印书馆于上海甫一成立,严复译著的《天演论》于《国闻汇编》中首度连载刊出;1909,清政府在京设立游美学务处,首批庚款留学生被选派赴美;1921,“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学声势渐长,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先后成立,《小说月报》革新改版,郁达夫《沉沦》,郭沫若《女神》相继发表;1933,《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征集“新年梦想”,这些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趋向;1945,抗战胜利前后,左翼学生运动兴起,西南联大即将解散,教授北返平津筹备复校事宜;1957,反右运动前夕,“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发起;1969,“文革”第三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朦胧派青年诗人在贫瘠生活中追寻诗意;1981,接续所谓传统,纪念鲁迅诞辰百年活动盛大庆典规模空前;1993,人文精神大讨论,重写文学史;2005,红学讨论,巴金去世……

  时间一直向前,历史不断重现。那些大跨步的跃进,似乎注定要退回起点。好像手工缝制针法里的回针,如若前两针向上,一定紧接着一针回向下,再往前,才绣出一道平顺密实的线。“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或许每个节点的亲见者都能有此自觉,只是每个时代都有好和坏的选择,又或是怎样的选择注定了怎样的时代。回望百年,诸多感慨。或许被历史骇浪洗刷后留下的都是这般动荡伤感,不妨试想那些欢愉时光已在旧日当时尽享,时间只为那些待解之谜留下蛛丝马迹。

  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详见B02·历史

  B03·文学 哈哈大笑着把智慧输送到世界各地

  B04·书单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