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教育周刊·家庭教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教育周刊·家庭教育

寒假“家务作业” 做好有门道

2017年02月0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当家长以身作则主动参与家庭劳动时,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图/视觉中国

  寒假过半,孩子的“家务作业”做得怎么样了呢?近日,教育周刊在微信公众号“学习公社(xjbxuejie)”发起了调查“你家的孩子会帮忙做家务吗?”,结果显示:寒假期间,有60%的孩子参与了家务劳动,但只有16%的孩子在做家务上表现出极大热情,绝大部分孩子主动承担意识不强,做家务的时间较短,需家长的引导。

  实际上,如果家务清单安排得当,家务形式有意思,外加家长适时的肯定与鼓励,孩子也能爱上做家务。

  在寒假期间,不少学校会以家务作业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劳动,也有不少社区活动为学生提供生活技能教育。如朝阳区教委举办的2017年寒假快乐营活动中就有生活技能教育:亚运村社区的烹饪课;望京、安贞和南磨房等社区的变废为宝;太阳宫、和平街和酒仙桥等社区的环保小卫士;大屯社区的制作手工香皂等。

  但是,如何利用节假日的契机,让孩子们在“打扫卫生”、“做饭”、“整理床铺、书桌”这些日常家务劳动中发现乐趣,进而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责任意识,还需要家长注意引导技巧和方法。

  “套路”+方法 让家务变有趣

  “孩子还小,干家务只会越帮越忙,让他收拾玩具常常没整理几件却又拿出一堆来玩,反而把家里弄得更乱”、“孩子平时放学后忙着做作业,很多事都是家长代劳。久而久之,一提起干家务孩子就一百个不情愿,真是让人头疼”……说起让孩子做家务,不少家长都有一肚子苦水。

  对于这个难题,天天妈却有自己的解决之道。扫地、擦桌椅、擦冰箱……过年前,天天妈在朋友圈发了一组儿子热火朝天做家务的照片,并打趣地说,“小时工都回家了,就用这个小童工吧”。

  天天妈说,过年前的家庭大扫除持续了两天,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全程表现出色。说起让儿子心甘情愿参与家务劳动的诀窍,天天妈笑说“套路,一定要有套路”。为了让儿子主动参与大扫除,全家特意先开了个家庭会议,一致推选儿子为本次年度大扫除的总负责人,然后列出家务清单,明确各项家务活的具体负责人。有了“总负责人”的头衔,孩子干起活来就更带劲了。

  在亲子教育专家看来,孩子不愿意做家务,往往是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发现家务的乐趣,或者没有教给孩子合适的方法。欣欣妈发现,自从商定每周日作为家庭大扫除日,全家一起干活时,女儿的积极性明显变高了,“尤其当平时不做家务的爸爸也参与其中时,欣欣干得特别卖力,不但和爸爸一起捣鼓用新买的吸尘器把每个房间清理干净。得到表扬之后,还抢着帮我洗衣服。”

  在欣欣妈看来,当家长以身作则时,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对孩子而言,做家务,实际也意味着承担一份责任。在做家务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遭遇问题与困难,在此过程中能够学习独立思考、动手解决问题。

  肯定+赞赏 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在引导孩子主动做家务时,天天妈没有用钱作为激励手段,更多的还是鼓励和表扬。在此次微信调查中,4成以上的家长表示孩子做家务是应该的,不会因此奖励,有37%的家长选择了口头奖励,也有15%的家长会选择用物质金钱奖励孩子做家务。

  对于是否可以用物质金钱奖励孩子做家务这一问题,家长们的观点一直存在争议。徐先生认为让孩子“有偿劳动”未尝不可,“刚上小学的女儿希望能有自己的零花钱,我们就约定好如果她帮忙洗碗、打扫卫生,就能得到相应的报酬。一方面,可借机让她学习管理零花钱,另一方面,没准她也能因此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但欣欣妈却认为,物质奖励很可能对孩子造成危险的引导,一旦金钱奖励不能提供足够的刺激,孩子很容易又变回“甩手掌柜”。欣欣妈也曾经试过金钱奖励孩子干家务,“一开始孩子还有点新鲜劲儿,后来就越来越敷衍了事。完全没有家庭大扫除日的效果更好。”

  对此,有专家认为,当孩子付出劳动时,家长给予及时的肯定、认同与赞同,对孩子而言是最大的鼓励,远胜过金钱或物质奖励。

  ■ 家务经

  在家务劳动中培养秩序感

  ●逃妈,儿子逃逃今年8岁,现居美国,亲子自媒体“东西儿童教育”创始人

  美国小学老师把“Organized”(有组织的、有秩序的)当成孩子的一项基本素质来培养,美国各大育儿网站,妈妈论坛,都有很多关于如何帮助孩子收拾的指导和贴士。

  秩序感既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也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思路。秩序感好的孩子,小时候会体现在把书包和学习用品都能收拾整齐,不会找不到东西或漏掉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学习中能有条理地安排和使用时间。而长大工作后,他们会知道工作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总能抓住事情的主次和重点,这是陪伴孩子终身的一种能力。

  孩子秩序感培养的第一步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从他们在家里收拾玩具,在学校里整理文具,从每一次打扫清洁整理家开始。

  首先要让孩子有个积极的角度,“收拾家,保持清洁整齐”应该是我们和孩子的共同目标,孩子是我们完成任务的队友,而不是麻烦制造者。要让孩子成为队友,就要让他理解到收拾的意义,尤其对于3~4岁的低龄孩子,就需要示范这样做的好处,而对于大点儿的孩子,他们已经充分理解到收拾的好处,只是偷懒而已,这时就可以把做计划,贴星星,给奖励的那一套搬出来。

  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还要有相应的执行方法,比如可以把大任务分解,让他觉得这事做起来并不困难。此外,当孩子收拾完之后,无论怎样,一定要肯定他的工作,包括语言和行为上的肯定。千万不要嘴里一边说“宝贝收拾得太棒了!”一边把被子重新码平整,把玩具重新整理。这样会很打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 网友声音

  ●“携手相将”:我是名高中留学生,在国外什么都得自己干……因为我在国内几乎没干过活所以出来什么都不会真的很尴尬……当初在国内的时候,干活家长一分钱都没给。同学们都特惊讶。我真的不懂为什么孩子干活家长要给钱?那家长干活孩子为什么不给家长钱呢?

  ●芷晴@1969:关键是怎么理解和运用这件事。首先要和孩子说明给自己家干活是无偿的,付给很少的费用是作为开学购买学习用具的,让孩子学会记账支出方式,又锻炼了货币交易,同时也是勤工俭学的雏形,利大于弊。

  来源:“学习公社”(xjbxuejie)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