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嘀咕
面对与自己态度不一致的文章“果取关”,与虚拟社交网络所带来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关,也与部分读者缺乏起码的方法学训练、不懂批判性思维有关。
春节期间,王宝强的影片大卖,再次引发了舆论的争议。有些舆论认为王宝强“假离婚实为炒作影片”,也有舆论坚决不同意这种看法。以至于,一些读者会在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文章后留言“果取关”(果断取消关注的缩略语)。
其实,不仅是这件引发舆论争议的娱乐八卦事件,几乎每一件引发舆论争议的事件都可能在朋友圈或者自媒体留言区激起“果取关”的浪花,无论是对韩寒新电影的评价,还是对春节某动物园老虎咬死游客事件的看法,只要读到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文章,总是会有一些读者或者用户“果取关”。
按说,大多数社会公众事件,都有着歧义性与多义性,有着复杂多维的观察、诠释和理解的不同立场。读到与自己看法不一致的文章,积极一点刻意帮助自己多一个思考的切入点;消极一点,也可以侧身而过,大可不必因此而“果取关”。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现代人完全可以有着不输古人的胸怀和气度。
那么,为什么现代人反而动不动就“果取关”呢?从心理学角度大概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最浅显的因素是态度的知识功能。人们一旦对特定对象形成某种倾向性态度,就会近乎本能地注意到与态度一致的讯息。阅读到与自己态度一致的讯息,会感到愉悦;相对地,如果读到与态度不一致的讯息,则会感到愤懑。这就意味着,当一个读者读到不同观点的文章时,如果不反思或更深入思考,那么,他一定会体验到不悦乃至愤怒,而表达“果取关”就是宣泄愤怒的最简单的方式。
其次,互联网和虚拟社交网络使现代人很容易从中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旦观点一致或相似的朋友讨论、交流,就会促使产生另一种群体心理现象:群体极化。所谓“群体极化”,其要义是态度相似的人们互相讨论的结果往往不是使观点更折中、更温和,而是更强烈、更极端。人们一旦获得强烈的态度,就更可能激发更强烈的情绪,从而抑制理性的认知判断能力。所以,带着强烈、极端的态度去阅读朋友圈分享,就很容易带来强烈的憎恶,“果取关”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表达而已。
尽管人们一旦获得某种倾向性态度,面对不同的讯息难免有着“党同伐异”的趋势,但这种近乎天性的趋势是否表达出来,以及如何表达出来,则与个体教养有关。对于接受过起码的方法学训练,以及养成基本批判性思维的读者来说,他们即使阅读到与自己态度观点不一致的文章,也不会轻易否定文章的价值。
概而言之,面对与自己态度不一致的文章“果取关”,与虚拟社交网络所带来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关,也与部分读者缺乏起码的方法学训练、不懂批判性思维有关。学会心平气和地对待观点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文章和人,不仅是防止在互联网时代自我蒙昧的必修课,也是现代教养的一种体现。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