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大学主校区搬迁不仅关涉到征迁、建设等具体利益,也关系到校友的情感寄托、大学的文化积淀,山东大学管理层和当地政府要尊重校友和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能闭门决策。
近期,一则山东大学将在章丘建主校区的信息引发校友关注与争议。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回应媒体称,此事尚属内部讨论阶段,目前没有正式消息发布,如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报。山东大学校友会称,主校区建设得到了山东省和济南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处于学校与政府磋商阶段,并开通建议征集邮箱和微信公众号,请各位校友畅所欲言。
校方和校友会的简略回应,并没有满足山东大学校友和公众的知情权。决策程序的不透明、关键信息的缺失,使得山东大学成为舆情的标靶。
毕竟,一所久负盛名的大学主校区的搬迁,是一件牵动各方敏感神经的大事件。不仅关涉到征迁、建设等具体利益,也关系到校友的情感寄托、大学的文化积淀。校友及社会公众对此表示关切,有所质疑,乃是人之常情。目前仅有的碎片化信息披露,显然远远不够。刻意低调处理,甚至试图以既成事实来减小搬迁阻力,当然会引发批评。
山东大学主校区是不是应该搬迁,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有关方面完全可以采取开放的姿态,把问题摊开在桌面上,广泛征求师生校友乃至社会公众的意见。校方也好,政府也好,完全可以公开陈述理由,而师生校友等也可表达建设性观点。须知,质疑与回应、论证与说服,不仅是抵达科学决策的应有之道,也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必然过程。
这其中,重要的也许不是该不该建设新校区,而是应该讲清楚事情的充分必要条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一项告知的决策,而是获得共识的过程。如果学校及地方政府依然坚执闭门决策,甚至秘而不宣地大兴土木,无疑与现代社会普遍遵循的公开理念背道而驰。
事实上,纵观网络上的诸多争议可以发现,山东大学主校区搬迁不过是一个诱因而已,流淌在很多校友中间的其实是一种发展焦虑。大家对于山东大学这样一所老牌、名牌大学这些年的发展并不满意。
资料显示,早年的山东大学曾是《大英百科全书》所列中国著名大学之一,中国内地最具国际声望的16所大学之一,还是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中国10所杰出大学之一。而近年来,山东大学无论从口碑、声誉还是从排名、师资上看,却不尽如人意。
一所大学若只剩下“大楼”,只是热衷于圈地盘、上规模,而缺乏“大师”,不在学术上兼容并蓄、延揽人才、创造教学与科研的宽松环境,则地盘再大、校舍再新也是枉然。
某种程度上讲,行政决策的不开放、不公开,也会体现在学术风气的养成上。二者相辅相成,越是行政化风气严重的大学,则学风就越是会受行政化影响。如果连主校区搬迁这样的大事都半遮半掩、含混模糊,恐怕也与“以师生为本”的现代大学理念相去甚远。现在,山东大学表示要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若能将搬迁方案进一步公开,充分尊重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最终拿出一个能够令各方都能满意的方案,或许不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