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央企不执行“退房令”是一个货币现象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张妍

  推陈致新

  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抢地王都是有选择性的,可见它们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造者。

  2010年国资委曾发布一纸公文,要求多数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当时被板子打中的央企多达78家。据媒体报道,时近7年,央企并没有在楼市偃旗息鼓,反而似乎愈发活跃。

  2016年的地王大潮中,央企确实格外引人注目。半数以上的地王都是央企制造。尤其是信达地产,抢得多块地王,黑马般崛起。很多人据此认为,央企抢地王推高了房价。

  央企是否可以从事竞争性的房地产业务?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说央企抢地王推高了房价,则是没多少道理的。

  经济学上的常识之一,是需求决定价格,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企业付出的成本再高,消费者不买账,价格也卖不上去,最后只能以亏损为结局。

  抢地王的并非只有央企,一些民企也抢地王。它们这么做,实际上是因为预期未来房价会高涨,所以才抢地王。而地王,也正是开发商们竞相出价的结果。如果竞争不激烈,谁还会主动加价不成?即便是央企,也犯不着主动加价制造地王。

  为什么地王多是央企?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说过,房价是一个货币现象。以房价涨幅最为惊人的2009年来说,“4万亿”的刺激政策是主因之一。前几年经济学者、专家们高喊“抗通缩”,呼吁放宽货币,市场自然有理由预期货币增发,进而预期房价上涨。

  而最先得到增发货币的是谁?央企当然占优。作为最先感受到货币信息、且实实在在得到新钱的央企,争抢地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事实证明,争抢地王的央企也好、民企也好,确实都预期对了。2016年多个大城市都出现了购房者抢房潮。如果说地王推高了房价,抢房潮又是谁推动的呢?其实无论地王潮,还是抢房潮,都是货币潮推动的。

  可以看到,在长沙等房价相对低一点的城市,就没有地王潮。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抢地王都是有选择性的,可见它们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造者。

  以上观点并非为央企辩护。只是说,央企抢地王也是顺应经济大势。只要存在资产泡沫,即便央企表面上退出房地产行业,它们手里的新钱也会以各种或明或暗的途径,曲折进入房地产行业。

  与其关注央企“退房令”,倒不如关注央企抢地王背后的信号。今年新春伊始,就传言货币政策转向偏紧。如果未来几年货币从紧成为现实,央企抢地王的潮流断不会再出现,“退房令”或可得到一些执行。货币从紧,央企日子会变紧,但对整体经济来说,则是可贵的休养生息。

  □邓新华(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