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马友友 不管如何跨界,古典音乐终是艺术源泉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在把工作中心侧重于他的丝绸之路重奏团和世界音乐多年后,现在的马友友似乎又有了点要逐步转型的势头,有点要把工作重心重返古典音乐领域的意思。毕竟,只有古典音乐终究才是他真正的生命依归和艺术源泉。

  本届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专辑”的大奖,颁给了马友友与他的“丝绸之路重奏团”(The Silk Road Ensemble)的专辑《歌咏乡愁》(Sing Me Home)。早在2010年2月,马友友和丝绸之路重奏团就曾凭借专辑《快乐》,荣获第52届格莱美“最佳跨界古典音乐专辑”大奖。这次是丝绸之路重奏团二度荣膺格莱美奖,更是马友友本人第十八次获得格莱美大奖的殊荣。

  在西方人牢牢占据艺术话语权的西方古典音乐领域,马友友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冲破了东西方文化隔阂的音乐家。也是在大提琴专业以及人文层面都达到了世所公认顶尖水准的“东方面孔”第一人。无论是2009年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演出,还是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的授勋仪式上,为他颁发代表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都说明马友友早已实现了作为个人音乐家的最高成就。

  在过往的20年间,马友友尝试过多次跨界音乐尝试。包括与《星球大战》音乐的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卧虎藏龙》音乐的作曲家谭盾合作电影音乐,以及与格莱美奖得主、著名爵士歌手鲍比·麦克菲林进行古典与爵士之间的跨界融合。

  “丝绸之路重奏团”是马友友在1998年组建的。这支融合了西洋和中国民族乐器的小乐队,就是马友友跨界尝试的最重要成果。即便不提本身的音乐价值,也立意深远。

  但“跨界”有时未必是件好事,而对于古典音乐家来说尤甚。西方古典音乐又被称之为“严肃音乐”,古典与流行之间还是有着相当明确的分际。大多数情况下,古典音乐家都是不屑于跨界的,抛开作为严肃音乐家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古典音乐的通俗化、流行化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也正是基于此,因而包括像莎拉·布莱曼、凯瑟琳·詹金斯这样游走于古典和流行两种音乐风格之间的跨界巨星,在古典音乐圈往往不被待见。

  在把工作中心侧重于他的丝绸之路重奏团和世界音乐多年后,现在的马友友似乎又有了点要逐步转型的势头,有点要把工作重心重返古典音乐领域的意思。毕竟,只有古典音乐终究才是他真正的生命依归和艺术源泉。

  对于欣赏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尤其是观看他的现场音乐会演出,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要被他外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所“蒙蔽”。在这一点上,马友友与中国钢琴家郎朗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音乐家在现场操之过度的外在情绪表现,却往往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给人一种特别“作”的直观感受。话又说回来,欣赏大提琴演奏,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回到音乐本身,做一个纯粹的聆听者和诚心的现场观众,闭上眼睛细致倾听。

  □左驰(古典音乐评论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