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这是个烂片如潮水般涌来的时代,只要迈过及格线的电影就像金子一般珍贵,若是稍有创新的影片便被捧上神坛,对糟糕的电影我们已渐渐麻木,对“不是电影的电影”我们甚至开始习惯,以至于忘了电影应有的样子。新京报开辟“烂片解剖室”栏目,定期评点最近上映的烂片,从各个角度揪出它的“烂点”,并赠予“大便”以示激励。
愿电影工作者知耻而后勇,拍出对得起观众和自己良心的作品。
故事
原著讲的是奇情奇事,电影却没有一件“事”与“情”讲得清楚。矛盾冲突之密集,高潮争斗之急促,令人来不及反应。所有的爱恨情仇都看似头脑发热。例如黄佩玉本为同盟会人士,但其成为上海王后,却又再无丝毫同盟会身份的作为或影响,那之前的背叛谈判暗杀又为了什么呢?
主角
片中四大主演胡军、余男、秦昊、李梦本来是个令人振奋的组合,《上海王》一出,多数的评论都是以“演技派集体掉线”作为标题。这个锅由演员来背稍稍有点冤枉,电影给演员留下的空间过于狭窄,以至于他们在不同的场面中都只能用同一种状态来表达。
配角
主要配角中,刘佩琦饰演的宋守备最让人失望,作为影片前半段的最大反派,做起事来既无章法又没城府,最终还是粗暴地打砸抢,做上海王的最大对手实在有些过于愚蠢,从而也带动着其他人物也都智力不足。反倒是好久不见的白灵,演老鸨新黛玉反倒演出了几段层次,尽管有用力稍猛之嫌。
台词
基本是假大空造句一览,脱离了小说细微的心理描写,语言的出口变成了无源之水。常力雄的“你可以为爱而生,你不可为恨而死。”这类琼瑶式表白要如何出自一个黑帮枭雄之口?小月桂的“我开始明白情和义,却也看到了杀戮、黑暗、血腥。”不知一个文盲大脚丫鬟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有文化了。
造型
从制作角度来讲,《上海王》算得上是精工细作。但由于幕后美术团队是外国人(美术执导大卫·布里斯班,参与过《暮光之城》等片),总有些奇怪的杂糅审美,比如凤小岳后期的服装,不中不西,似短打又似裙裤,这样与众不同,又和当时时尚没啥关系。
音乐
由程池主导剧版《上海王》的一些配乐与歌曲至今仍被不少观众怀念,而电影音乐团队邀请了曾参与《云图》的约翰·克莱门特,本身剧情太过紧促,音乐的量就显得过满,以至于全片下来没有一段能留在记忆中的旋律。尚雯婕唱的主题曲《花开乱世》,更是典型的曲高和寡,美而不动人的例子。
特效
因题材的关系,《上海王》特效的成分不高,一些动作和爆炸戏份能看出CG处理的部分。影片的调色整体上也呈现过度饱和的倾向,前半段偏暖,后半段偏冷,也许导演是想突出随着时代发展,上海繁华尽逝的时间流向,但似乎画蛇添足了一点。
价值观
导演胡雪桦曾在采访中表示:“《上海王》不仅仅是一个杀杀打打的电影,讲的是在中国改朝换代的大年代里面,上海当时(洪门)的人对情对义是怎么看的。”情与义,这部电影都有,从展现出的情节来看,情不知所起,义也不知所终,难道都要在下部里才能做个交代吗?
人设
三个上海王为什么都爱一个“粗手大脚”的妓院小丫鬟,她的个人魅力在哪里?这是全片最为无解的根基,也是最玛丽苏的主题。从个性而言,小月桂在片中除了勇于反抗宋守备的强暴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随波逐流中度过,一直是个附着于男人的形象。
类型
既想模仿《教父》的野心,又要展示所谓上海的“洋气”,结果引发灾难性的结果。野心很大,执行很差。导演胡雪桦在虹影尚未执笔创作之前,就对这个故事产生了兴趣,十几年的剧本打磨,还获得过金马奖的最佳剧本奖金,却在优秀的文本和影像呈现中走出了一条大大的弯路。
烂度31
电影《上海王》2月17日在国内公映,影片改编自作家虹影2003年的同名小说,讲述了20世纪初上海滩十里洋场、黑帮势力的角逐纷争。奇女子小月桂与三代上海王之间的爱恨情仇。
至截稿前《上海王》上映7天票房1105万,豆瓣评分5.2分,影向标四人评分均在5分及5分以下,算是口碑与票房双双失利的典型烂片。
笔者在公映当天在影院欣赏了该片,深感此片集中了国产电影在IP改编、剪辑呈现、故事节奏把握方面的通病,创作者野心过大而能力有限,生生地把内容丰富的原著,压缩扭曲成了一部111分钟的电视预告片。
即便如此,影片依然没有演完,3月16日《上海王2》还将续映。
导演:胡雪桦
编剧:胡雪桦/虹影/庞贝
主演:胡军/余男/凤小岳/秦昊等
类型:剧情/动作/爱情
出品: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2017-02-17
片长:111分钟
评价规则
●依照电影的各项元素,分析“烂”度。
●每项最烂为5坨便便,烂度不足则依次递减。
●十项元素合计后,超级最烂片为满分“50坨便便”。
撰文/乔乔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